研究生自强捡废品

第一节 研究生自强捡废品

当阿布都热合曼从走进中央财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喜悦中抬起头,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上大学虽然不用他自己出学费,但这个时候的他没有工作,甚至连兼职也没有,接下去的生活费还没有着落。

向家里伸手吗?阿布都热合曼实在无法向父亲开口,虽然他知道只要自己一个电话,父亲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把生活费打到他的卡上,但是他不想这么做。他知道,这些年为了支持他读书追梦、赴京考研,家里花费了不少钱。

他的同龄人,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很多已经挑起了家中的大梁,甚至有的人已经结婚生子,只有他一直在读书,一路从于田读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读到北京。

对于一个原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境,培养一个研究生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更何况,阿布都热合曼家里,还有一个姐姐两个弟弟都在求学的路上,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需要供养。父母的那点工资就像一块蛋糕,自己分多了,其他家庭成员就要少一份。

所以这个时候再伸手向家里要生活费,换成谁也做不到吧。

可是书不能不读,饭也不能不吃,手机费不能不充,给父母的长途电话不能不打,课外书籍不能不买,北京的名胜古迹不能不看,处处都得花钱。

一个四肢健全的人会被饿死吗?当然不会。阿布都热合曼决定自力更生。此时的阿布都热合曼像一头饿极的狼一样,四处寻觅任何可以赚钱的机会。

果真,让他发现了——教学楼的垃圾桶其实是一个“藏金”的地方。

具体点说,是教学楼的垃圾桶里面废弃的饮料瓶子。

就在他日常去上晚自习的那幢八层教学楼,每一层都有十几个教室,每个教室后面的垃圾桶里都堆满了学生丢弃的饮料瓶,而保洁人员要到第二天一早才来打扫收拾。

这些塑料瓶子就成了阿布都热合曼眼中的宝贝。

每晚九点钟自习结束,同学们都离开了,阿布都热合曼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超级大号袋子,从教学楼的最高一层往下,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搜索瓶子,一路捡下来,能装满满一大袋子,然后带回寝室,等到周末的时候背到废品回收站卖掉。

那时候小瓶子一毛钱,大瓶子两毛,一个月捡下来,阿布都热合曼差不多能卖四五百块钱,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经济收入,完美地解决了他一个月的生活费。

然而,一个研究生每天捡塑料瓶子,他很快成了学校被同学议论的焦点,尤其看到他提着一大袋废弃的饮料瓶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时,总有不少人窃窃私语,指指点点:

“快看快看,就是他,那个捡瓶子的研究生。”

“是他啊,哎,你看他好像是从边远地方来的。”

“天啦,真的有研究生捡废品啊,这可是中央财经大学校园里的奇闻啊!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也不信。”

诸如此类的语言不绝于耳。

一开始,阿布都热合曼还是很胆怯的,尤其是听到这样的话语,他都尽量在人少的时候拎着瓶子回寝室,但是慢慢地,他觉得自己一不偷、二不抢,凭借自己的双手劳动赚取生活费,根本不需要躲躲藏藏的,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就像他后来在演讲的时候说的:“当面子与肚子发生冲突时,我首先会选择肚子,我自己劳动所得,也不觉得丢人。”

慢慢地,他适应了捡废品的“活儿”,捡废品的范围也不仅限于那一栋楼了,哪座楼学生的废品最多最好收,他心里都一清二楚。另外,他还在学生宿舍门口张贴回收废品的宣传单,在校园BBS上发布自己的信息。这时找他上门收废品的同学越来越多,阿布都热合曼忙得不亦乐乎。

而且,在收废品、卖废品的过程中,阿布都热合曼还慢慢摸出了一些门道,比如铝制品回收价格不高,就先存着,等价格回升了,再拿出去卖。

阿布都热合曼越发坦然,周围的奇奇怪怪的声音也就慢慢淡了下去,从开始的质疑、好奇、不理解,到后来的夸赞、敬佩:“我很佩服他,能够放低身段去收废品,自食其力。他现在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是以后会越来越好,因为他有抵抗困境的能力。”

而他的室友也都在默默地支持他,空暇时间会帮他一道去收废品,还把阳台专门空出来一块给他放置东西。

不过,这个捡废品的研究生到底还是出名了。出名的好处就是很多人专门把喝完饮料的瓶子攒起来送给他,晚自习结束后,阿布都热合曼再也不用挨个教室楼上楼下地跑着捡瓶子了,这些可爱的同学们送过来的瓶子都能装满好几大袋子了。

阿布都热合曼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了。

就这样,阿布都热合曼捡了一个学期的瓶子,靠自己的双手就可以解决基本生活费用,幸福而甜蜜,轻松也愉悦。

到了第二个学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阿布都热合曼得到了一个在北京做维吾尔语家教的机会,一个小时能赚50块钱。相对于捡瓶子一个月赚四五百块钱,维吾尔语家教的工作每个月能带来2000块钱的收入,不仅生活没问题,还能承担姐姐弟弟们的部分生活费,甚至还小有积蓄,可以孝敬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这让阿布都热合曼喜出望外,很有成就感。

研究生的生活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但是,捡瓶子的这段经历成了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难忘记忆,也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色彩。

贫困不是值得骄傲的事,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更不是值得同情的事。寒门学子没有那么好的物质条件,但有化蛹成蝶的机遇,前提是你要足够的努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至少得有这么说服自己的志气和勇气。

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永远是你正在走的路,以及路的方向,而不是出发的位置。路和方向对了,你将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