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中的第一次创业
“捡垃圾的研究生”声名远扬后,阿布都热合曼也小有积蓄了。之后他升级做了家教,三个月后,他的思维再次升级,不能这样小打小闹,一个全新的想法呼之欲出,那就是“创业”,学经济的不创业不行。
他要创业,不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他必须闯一闯。
阿布都热合曼开始四处寻觅可能的商机。
经过一段时间的寻觅后,他发现了一个适合现阶段创业的商机。
中央财经大学里有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回族和维吾尔族的学生占比比较大。虽然学校也有专门开设的新疆食堂,但大都是一些比较常规的家常菜,少了一些特色小吃,尤其是烧烤,在这里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大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呼朋唤友聚一聚,吃烧烤喝啤酒聊一聊,想想就是一件特殊舒服惬意的事情。
说到烧烤,那就少不了新疆羊肉串啊,自从陈佩斯在春晚表演烤新疆羊肉串节目以后,更是让这个风味小吃火爆全国。
如果我在校外开一个新疆羊肉串店,是不是刚好弥补了这一个空缺;再加上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新疆本地人坐镇,味道绝对正宗,再加上捡废品打出的知名度,根本不愁没有生意,阿布都热合曼心中暗自思量着,盘算着,筹划着,不由得阵阵窃喜。
为了验证自己想法的可行性,他还专门做了个社会小调研,没想到,大家伙对他这个想法纷纷叫好,都让他快点开张,要带上朋友去感受一番新疆烤羊肉串的独特风味。
这个小调研的结果让阿布都热合曼信心倍增,于是他攥着做家教和捡废品攒下来的4万块钱,又找亲朋好友借了2万,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新疆羊肉串烧烤店。
开业那天,特别热闹,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都来了;阿布都热合曼看着烧烤店前面拥挤的人群,再抬头看看那崭新的招牌,一时间,感慨万千:我终于创业了,原来创业的感觉是这样美妙。
店面不大,小小的,真有点“一亩三分地”的感觉,整个店就他一个人,既是老板又是店小二,还是烧烤师傅。他还学着新疆烤肉师傅的腔调喊道:新疆没有结婚的羊娃子烤肉,好吃得很,一串一块钱,不香不要钱。
第一次创业,万事开头难,原材料在哪进,采购多少,需要多少库存,怎样招呼客人,等等,他毫无概念,每件事都得从头做起。
但是,第一次创业激情满怀,最不缺的就是那种干劲儿,一切困难都不是问题,阿布都热合曼乐在其中,忙一点、累一点、苦一点都觉得没关系。
可喜的是,阿布都热合曼最开始的想法是对的,他土生土长新疆人的身份为小店加分不少,烤出来的羊肉串也是自带新疆光环,味道正宗、货真价实,很快就在维吾尔族朋友圈里打响了招牌,很多在北京生活工作的家乡人慕名前来,只为品尝一口这正宗的家乡味,很快地,一传十、十传百,其他的小伙伴也来了,小店的生意不是一般的好,着实让阿布都热合曼体验了一把当老板的乐趣。
尤其赶上周末或节假日,店里的生意更是火爆,阿布都热合曼一个人完全招架不住,便开始合计找几个帮手一起来打理。为了保证这正宗的新疆口味,阿布都热合曼专门在家乡物色了两个朋友,来到北京和他一起干起了烧烤店。
有了这两个维吾尔族兄弟,阿布都热合曼一下子轻松了很多,不用一个人忙前忙后了;随着两位兄弟烧烤技术越来越好,对环境也越来越熟悉,阿布都热合曼开始慢慢放手了,去店里的时间也明显少了,为了不影响学习,差不多一周去一趟,或者节假日生意特别好的时候,才过去帮帮忙什么的。
这样子干了四五个月的时间,也临近学期结束,阿布都热合曼也趁着这个空闲,对店里做了一次盘点。
真是不盘点不知道,盘点结果吓一跳,每次过来巡店都是客流如织,每天的流水看起来也很不错,没想到实际上刨去店铺租金、原材料、水电费用、人工工资,每个月都在亏损运转,而且因为一直没有做盘点,这四五个月加起来亏了好几万。
看着眼前的数据,阿布都热合曼一下子蒙了,手里的资金本来就不多,这么一亏损,所剩寥寥无几,还好发现得早。思考再三,阿布都热合曼决定趁着目前亏损还在能力承受范围内,把店转手了。
没想到这次创业结束得这么早,阿布都热合曼带着深深的歉意把自己的决定告诉店里的两个朋友,本来想给他们结算好工资,然后给他们买好回家的机票,送他们回去的;不过这两个朋友说他们要接手烤肉店,想着这段时间以来店铺都是他们在打理,又再三确认了他们愿意,看到他们有信心接下来自己干,阿布都热合曼就干脆把店送给了他们,让他们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就这样,阿布都热合曼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阿布都热合曼一点儿都不悲伤,反而有了些许勇于尝试和折腾的兴奋。
毕竟人生难得尝试和折腾,就像从小父亲告诉他的,失败了爬起来,记得要总结经验,不要栽倒在同一个坑两次。
向来谨记父亲教导的阿布都热合曼当然也好好地总结了一下这次创业的教训,他在日记本里认真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后来做了“甩手掌柜”,完全信赖员工,没有监督管理;不懂财务,不懂人性与管理,更不懂对一个门店进行及时的盘点与总结,也缺乏合伙思维,过于信任朋友。
虽然没有长篇大论,但是,很真实。
这次创业,阿布都热合曼差不多赔进去了四万多,其中大半是他自己之前做家教和捡废品的积蓄,所以倒也没觉得有太大的压力,反而对创业有了更大的期待和想法,在总结完失败的教训后,他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开始琢磨下一个可以做的项目。
他总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想要去体验、想要去证明自己。
他说自己就喜欢那种忙碌、拼搏和努力的感觉,以及奋斗实现目标的过程。
当时的他或许还不知道,这种想法会一直影响到他今后的人生,让他的人生一次次发生改变;也没有想到,这种想法成为他自己身上的一个标签,又影响到很多很多人。
而这,正是我们很多人所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