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书里有“黄金”

第三节 爷爷的书里有“黄金”

阿布都热合曼博士的家乡,相对闭塞,但民风淳朴。小时候除了放羊,和小朋友嬉闹外,他更多的时间就是在看书。这习性秉承了他的父母,更受到爷爷的熏陶。

在那个年代,老一辈会认字的很少见。阿布都热合曼的爷爷小时候上过几天学,在当时普遍没有文化的偏僻农村,绝对是个识文断字的人,他一生勤恳劳动,品德高尚,耕作之余,最爱读书。

阿布都热合曼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忙于工作生活,家中兄弟姐妹也多,无暇顾及,便常常将他寄养于爷爷家。因此,自打他有记忆起,很多时间都是在爷爷家度过的,不知是隔代亲的缘故,还是天资聪慧,爷爷特别喜欢阿布都热合曼,经常给他讲库尔班·吐鲁木执意要骑毛驴到北京看毛主席的故事。

阿布都热合曼的爷爷有一个大大的落地书柜,是用奶奶的衣柜改造的,还有好几个装满书籍的木箱。要知道,在那个相对贫困混乱的年代有这么多的书,在农村是很少见的。这也一度令阿布都热合曼感到十分惊奇和纳闷。

书大多保存得很好,除了书页边缘自然泛黄外,打开书,书页里仍然一片光洁,没什么破损、污渍,也没有任何乱涂乱画的痕迹。书中更无异味,都是纸张清爽的书香。阿布都热合曼的爷爷把书当宝贝,经常搬出来晒太阳,防止霉变;他还利用有限的资源,用一些袋子或者是别的包装纸把书仔仔细细地包裹起来,外面再写上书名;同系列的书他就用绳子绑成一套,用袋子装在一起。那时候,跟在爷爷屁股后面搬书、晒书、整理书,也是阿布都热合曼最为快乐的一件事。

有时候,他会依偎在爷爷身边听他读书。老人家戴上老花镜,翻开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书声能传好远。但由于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常常读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但他却毫不在意,仍旧不厌其烦地反复唱读。

后来阿布都热合曼上小学了,陆陆续续地认识了不少字,就和爷爷一起读书。一方简陋的桌子,一人一边,各自看各自的书,直到奶奶过来喊他们吃饭。因为识字有限,阿布都热合曼看书看到不认识的字,就经常去问爷爷,爷爷也不厌其烦地教他,好像没有不认识的字儿。阿布都热合曼曾好奇地问爷爷,你为何能认识这么多字,能看懂这么多深奥的历史书籍?爷爷告诉他说,看的书越多,认识的字就越多,能读懂的就越多。

再大些的时候看书,阿布都热合曼的爷爷会问他看的什么书呀?有什么感受呀?每当阿布都热合曼讲完自己的感受,爷爷就会很开心,而且还会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一些,要多读书,还有一些类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话语,说读的书越多,今后走的路就越长。

后来阿布都热合曼上了高中,要住校,在家的时间就少了,能去爷爷家的时间也更少了;但他几乎是逮着机会就去爷爷那里,去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一头扎进爷爷的书柜找书、看书;这时候,爷爷更多的是坐在阿布都热合曼旁边看着他看书,偶尔跟他聊几句,他对阿布都热合曼放弃和田师范去读高中考大学的行为是大为赞赏的,说年轻人就是应该有远大目标,不能鼠目寸光。

有一次,阿布都热合曼拿了本书随手翻了翻,觉得不太适合自己,就放在一边,打算找另一本书来看,在一边坐着的爷爷开口了:“孩子,读书,不是你这个么读法,要像羊吃草一样,反复嚼、只有嚼烂嚼透,读出精髓才能吸收进去,囫囵吞枣不行,翻翻溜溜也不行。”

听着爷爷的教诲,阿布都热合曼没有和去爷爷辩解,而是很认真地点头,他明白爷爷的意思,是希望他能够用心把书读透。所以,直到现在他还是保留着这个习惯,一本书、精读、反复读,温故知新以增悟性、利于行。

阿布都热合曼爷爷的藏书里,有一些印刷不太好的书籍,其中有一本劣质书,纸张很薄,略似半透明,纸张很脆,极容易破裂,书中每页都有少许字印得模糊不清,但都被他的爷爷认认真真、一笔一画用笔勾描好,字迹工工整整,尽量和原来的印刷字体一样,丝毫没有敷衍,有些封面破损的书,他也用纸张精心糊好。

他说,书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要有敬畏之心,容不得丝毫亵渎。当然,这种对书籍保持着敬畏之心,也言传身教给了阿布都热合曼。

阿布都热合曼的爷爷爱读书,也告诉自己的子孙们要多读书,但是他从未讲过为什么要多读书;也许他自己也不曾想过,爱书究竟能得到什么好处和利益,改变什么。他仅仅是纯粹喜欢读书。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爱书如此,他以书传家,留下的不只是书,更是种人生品质和生活态度。虽然读书没有让他得到什么直接的物质上的回馈,甚至一生平凡卑微,也曾遭人轻视,但他对书的敬畏和对求知的渴望,却对自己的后代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可以说,阿布都热合曼爷爷未曾提及的读书的好处,却让后来的阿布都热合曼实实在在领悟到了。

因为读书,让阿布都热合曼始终对世界保持着渴望和兴趣,总想知道更多、了解更多;

因为读书,从小学到初中,他的成绩尤其是语文成绩一直被同学羡慕;

因为读书,他有了人生最为重要的“博士梦”,有了追求的目标和动力;

因为读书,他大踏步走出了偏远小村庄;

…………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只有读书才能摆脱愚昧和无知,才能不忘历史、薪火传承。是书让阿布都热合曼明白了人生的价值,鼓起勇气克服困难;是书给了他智慧和力量……

书读得多了,经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心胸宽大了,灵魂净化了,“俗虑尘怀,爽然顿失”。真的是“胸阔千愁似粟粒,心轻万事如鸿毛”。

对于阿布都热合曼来说,这一切,都源自自己的爷爷。

看到书,他的脑海中就想起爷爷对书的痴迷与热爱,耳畔就回响起爷爷说过的话:“到哪里,都别把书扔了!”

读书明理、读书励志、读书修身、读书睿智、读书养生。到现在,读书已经成为阿布都热合曼博士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既来源于他的父亲,无疑也是从他爷爷那里继承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