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升国旗热泪横流

第六节 看升国旗热泪横流

2020年4月10日清晨4点30分,一支足有300人的庞大旅游团队,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从新疆饭店、速八酒店、职工之家启程,乘坐旅游大巴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这是阿布都热合曼从新疆带来的参加清华大学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的新疆微商企业家。他们以前没有机会到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所以许多人非常激动,有许多人辗转反侧,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当他们赶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这里已经人声鼎沸、人潮如涌。

5点44分,升国旗仪式正式开始,这些以前只能在电视上看升国旗的新疆青年人,个个屏住呼吸,伸长脖子,全神贯注地看着英姿飒爽的国旗护卫队拥簇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国旗台。随后,伴随着雄壮激昂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升旗手振臂一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冉冉升起。参加升国旗仪式的新疆人整齐列队、庄严肃立,大家深情凝望国旗,齐唱国歌,共同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曾经多次参观过升旗仪式的阿布都热合曼想:“让新疆的微商企业家集中观看升国旗,不仅是一种神圣的仪式,更是一种思想的洗礼。现场的庄严肃穆的氛围,可以极大地激发人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创业力量。”刚才还在热泪横流的凯丽比努尔来自喀什,这时她激动地说:“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来自和田的亚生江也表达了相同的感受:“我们从新疆来到北京观看升国旗仪式,就是想到现场亲身感受一下这种隆重热烈的气氛,我们为能生活在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

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到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的愿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这个愿望。当人们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威严庄重,但很多人并看不出其中的门道。旗杆30米,但在升旗时国旗没有升顶,只升到28.3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在1921年7月诞生的。而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10月,刚好相差28年零3个月。这28年里中国经历了多少腥风血雨,一路走来又有多么艰难坎坷,只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知道。升国旗的高度,护卫队的人数、排列、步距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它体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傲骨,那种无所畏惧的奋进精神!

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正式实施,国旗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91年,“国旗护卫班”更名为“国旗护卫队”,并从1991年5月1日起实行新的升降国旗仪式。无论狂风暴雨,酷暑隆冬,36名国旗护卫队的官兵雄赳赳、气昂昂地从天安门走出,在天安门广场将五星红旗升起,每次升旗时间误差时间很小,升国旗仪式显得相当神圣庄严。特别是一些大的节日,从全国各地来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的人可以说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2009年10月1日建国60周年的时候,从全国各地赶来看升旗的人数达到20多万。

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这看似简单的升旗仪式,却包含了十分特殊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升国旗仪式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泪眼婆娑地望着迎风招展的国旗,久久不愿离去。

来自新疆的300名微商企业家登上了八达岭长城,放飞了心中的梦想,走进了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实现了几代人的愿望。在清华大学,聆听了北清会创始人夏雪峰,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专家、北京大学总裁班特聘导师、北京品宣科技董事长石建鹏等人的高端授课,让他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昔日的这些裁缝、泥瓦工、铁木匠、驾校教练、公交车司机,能够挺直腰杆跨进清华园,参加“乡村振兴、乡村人才走进清华科技园”培训。为了把这美好的瞬间留作永久的记忆,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实现真正的清华梦,在阿布都热合曼的精心安排下,大家兴致勃勃地穿上硕士服,戴上硕士帽,在清华园大门口拍照留念,好好过了一把清华硕士瘾。这次北京首都之行,让这些绝大多数从未走出过新疆的年轻人,深深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他们要把自己看到的,感受体验到的回去告诉自己身边所有人,让他们尽快告别等、靠、要的懒汉懦夫思想,跟上时代的潮流,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2021年3月27日,阿布都热合曼又组织带领1200名新疆青年,来到祖国最南端的美丽海滨城市三亚,参加“培训乡村人才、推进乡村振兴”培训班,学习最新前沿知识,领略祖国的秀美海江,启迪创新思维,创造美好生活。

阿布都热合曼说:“只有让他们大胆地走出新疆,不是用耳朵听,而是用眼睛看,才能感受到和体验到祖国的伟大,祖国山川的秀美,祖国建设的历史巨变,增强对祖国的高度认同,树立坚定不移跟党走的雄心壮志。他们在培训、参观过程中,不断发图文、视频,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上传到自己的朋友圈,和大家一块分享。这个传播力量以几何式增长,传播正能量的效果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