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大的橄榄枝
阿布都热合曼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脚不正还埋怨鞋子歪的人。
他常说:只要努力,人的一生就会得到公平对待,甚至享受高光时刻的快乐,避免暗淡时光带来的迷茫。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布都热合曼为毕业去向犹豫不决。开始的时候,他的眼睛也死死盯着北上广深。但投档后才发现,好的单位去不了,差的单位又不愿去。
阿布都热合曼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只会死读书,不然为什么找不到自己认为满意的去处呢?一个找不到满意工作单位的博士还是家乡人的骄傲吗?如果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个找不到好工作的博士,我该怎么面对他们?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和折磨着阿布都热合曼,使他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愿意走出宿舍,甚至没办法很好地入睡,半夜无故惊醒。这一切一切的反常都是因为他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
但是他也不愿意自己就这么沉沦颓废下去,他知道自己从来就是一个没有退路可选的人。于是他开始没日没夜地看资料,写论文,企图用这样的方式赶走焦虑,打发掉那一个个无眠的夜晚。
一年的时间里,他利用读博的时间写了十八篇关于电子商务的论文,在一般期刊、核心期刊上都有发表,渐渐地他在学术圈小有名气,只是工作依旧高不成低不就,没有着落。
但时光不会亏待每一个坚持不懈努力的人,他发表的论文被新疆财经大学的一位老师在网上看中,觉得阿布都热合曼专业知识过硬、一些观点也十分独到,是一个年轻有为、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便向学校领导竭力推荐了他。
很快,阿布都热合曼收到了新疆财经大学向他抛出的橄榄枝——聘请他去新疆财经大学任教,而且为了表示学校的诚意,给出了相当优厚的条件,只要阿布都热合曼答应任教,在他博士正式毕业后,学校就提供八万元的安家费和五万元的科研经费,同时还给他解决在乌鲁木齐的住房。
碰过那么多的挫折,这份从天而降的工作带给阿布都热合曼的首先是不知所措,是的,阿布都热合曼不知所措了!他下意识打通了家乡父亲的电话,征求父亲的意见。
知子莫如父,虽然这一年多阿布都热合曼从未跟父亲讲过找工作的事情,但是父亲还是从他日常的电话中感受了一些,所以阿布都热合曼的这通电话,父亲显得比他还兴奋,不待阿布都热合曼把话讲完,他父亲便着急地说:“别打电话了,马上签订合同。”
听完父亲建议的阿布都热合曼,心里还是有些许顾虑,所以挂了父亲的电话,他并没立马给新疆财经大学回复,而是找到自己的导师,想听听导师更加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导师对这个事情也是非常支持的,但是他也知道阿布都热合曼的顾虑,详尽地给阿布作了一番非常理性的分析:“阿布都热合曼,你去新疆财大很好,北上广深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人才聚集的高地,什么硕士、博士、海归,可谓人才济济,多你一个不显,少你一个不缺,竞争非常激烈。可新疆不一样,地广人稀,是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是人才洼地,各类人才极度缺乏,就凭你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国语、维吾尔语、英语精通的优势,在新疆你就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到处都是你大展拳脚的舞台。特别是新疆的电商微商发展滞后,那里的群众更需要你去帮扶,那里的土壤更适合你发展。乌鲁木齐作为首府城市,生活条件并不比内地省会城市差,新疆财大开出的条件也比其他地方都优厚,你没有任何理由与这次机遇擦肩而过。现在必须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专心致志搞科研,你如果能在科研上有所突破,同时通过博士论文的最后答辩,完成学业,你回到新疆那将如鱼得水。”
导师的一番语重心长的长谈点亮了阿布都热合曼的心头明灯,也彻底打消了阿布都热合曼心底的重重疑虑。他立即飞往新疆与新疆财经大学签订了合同,双方约定目前先签下内部合同,正式合同等到他博士毕业后再签,唯一的条件是两年之内阿布都热合曼必须顺利毕业。
阿布都热合曼在这份合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同年9月,他正式在新疆财经大学任教,教授电子商务、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同时还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
接下来,又是繁忙而充实的日子。为了保证博士阶段的学习跟上进度,又不影响在新疆财经大学的正常教学进度,他开始了“双城生活”,成了往返乌鲁木齐与北京的“空中飞人”。一到寒暑假,他就飞往北京进行博士课题研究,向导师求教;待到开学时间临近,他又飞回新疆准备教学工作。
经历过找工作期间的挫折,阿布都热合曼更加珍惜和享受着这份充实。他说,我喜欢在繁忙中进步,而不是在无所事事中沉沦。
这样飞来飞去的日子一过就是两年多,阿布都热合曼从未觉得辛苦。他说,每一次坐上飞机,跟着飞机一起冲向天空,他就觉得是一次新的征程的开始,未来无限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