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给他的人生哲学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或英雄,偶像和英雄不可缺少,他教会我们如何专注于可能的事,他带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力量。他告诉我们沉下心,才有收获。他提醒我们如何不找借口,如何能够继续更好地生活。他告诉我们,偶像和英雄几乎不穿披风,不戴宽边墨镜,不骑高头大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即使披荆斩棘,也会勇往直前。而对于阿布都热合曼来讲,他的父亲就是他心目中的偶像和英雄。
对于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来说,爸爸大都是他们的第一个偶像和英雄,第一个人生导师。小孩子对父亲都是又敬、又畏、又爱、又怕。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都希望能在观众中看见父亲的身影;在考到好的成绩时,迫不及待地想拿给父亲看;在受到表扬时,希望父亲能和自己一样开心,能让父亲引以为傲。
阿布都热合曼的父亲早年是一个在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王杰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感染和熏陶下成长的边防军人,他是一个严肃、博学多识而又充满威望的人。在阿布都热合曼的印象里,父亲每天晚上都会点着蜡烛看书,有时还会给他讲他当兵时的故事或是讲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
阿布都热合曼的父亲出生于1956年,在那个年代,参军入伍是有志青年最大的梦想、无上的荣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方式。1974年,阿布都热合曼的父亲时年18岁,如愿入伍,成为一名令人自豪的解放军战士。
边防军营的经历让他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心中也燃起了对知识的渴望之火。转业以后,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由于他当时只是小学毕业,文化知识欠缺,于是,他便一边工作,一遍夜以继日地刻苦自学。
苍天不负有心人。最终,阿布都热合曼的父亲顺利考进了和田师范学校,师范毕业后,又如愿以偿地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被安排在本乡的初中任教,还曾担任过阿布都热合曼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阿布都热合曼的父亲热爱学习,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从军营到自学进入师范学院学习,之后在教学以及不断进修当中轮转,进修中专、深造大专,再到去省城乌鲁木齐专修,然后回到教学岗位,一直在不断地提高自己。他想把最好的教育带给他的学生,他想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双知识的翅膀,去更广阔的天地翱翔,而不是在这个小村子里蹉跎一生。
每天,他总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入睡。他工作认真、顾家,宠爱妻子,陪孩子玩乐。他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他要求儿女都要像隔壁邻居库尔班·吐鲁木爷爷那样,热爱党,热爱祖国,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在阿布都热合曼心目中,父亲就是成功男人。
调皮孩子的童年,总少不了被父亲惩罚。作为姐弟四人中挨打最多的那一个,阿布都热合曼曾经一度以为父亲最不喜欢的就是他。
有一次阿布都热合曼和姐姐去抬水,那个时候村子里没有自来水,吃水要靠从外边湖里抬回来,倒进家里的蓄水池以备使用。阿布都热合曼和姐姐因为抬水时水桶靠近谁,谁出力多,离谁远,谁出力少而争吵起来。激烈的争吵一发而不可收拾,阿布都热合曼靠着男孩子的大嗓门优势,成功压制住了姐姐,姐姐很快败下阵来,委屈得号啕大哭。
结果可想而知,虽然两个人压根连手都没有动,但阿布都热合曼的父亲知道后,还是把阿布都热合曼绑在了木桩上,惩罚他靠柱思过,整整站了两个小时。阿布都热合曼虽然心里满是委屈,但由于惧怕父亲,一句不满的话也没敢嘟囔。
后来父亲告诉他,之所以要罚他站,是要他永远记住,作为男子汉一定要有担当,一定要有男人的样子。作为男子汉,要懂得保护女人,决不可去欺负女人。任何时候,妇女和儿童都是弱者,都是被保护的对象。
阿布都热合曼的父亲是一个古道热肠、乐于助人、受人尊敬的人。由于人缘儿特别好,乡里乡亲、亲朋好友有什么难事儿都喜欢找他商量或者向他求助,尽管他和阿布都热合曼的母亲靠着当老师微薄的收入,要供养四个孩子,但他还是十分慷慨,只要力所能及,他都会有求必应。村子里左邻右舍生气拌嘴,经过父亲的劝解,会从最开始的剑拔弩张,很快变得祥和欢快起来。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时,人们总是会请父亲先给大家讲几句开场白。村里的人都说,阿布都热合曼的父亲就像一道光,时时刻刻照亮着大家。
阿布都热合曼父亲身上的品质,被阿布都热合曼慢慢地吸收到灵魂里。当然,这些多是成人以后的事情。在阿布都热合曼幼年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起“偷钱”事件。
在阿布都热合曼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看到学校外面卖动画图片的摊子生意不错,就突发奇想:为何不去买一些图片,自己也在学校门口摆个摊子赚其他小朋友的钱?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主意让他兴奋不已。当天,他把这个主意和小伙伴说了,立即得到了他们的响应。但是,做生意总是需要本钱的。于是阿布都热合曼就到爸爸的抽屉去找,发现有钱,于是就偷偷“借了”20元。
可是兜里有钱了,想法就变了,想着买图片也不用那么多钱,于是一群人就开始东买买西买买,花了5毛钱买了雪糕请小伙伴们吃,又花了一些钱买了一些小玩意。等反应过来发现剩下的钱已经不够买动画图片了,可又不敢带回家,怎么办呢?思虑了一会儿,阿布都热合曼决定把剩余的钱给奶奶。
奶奶好奇地问:“你小孩子家哪来的钱?”
“爸爸给我的。”阿布都热合曼嬉笑着撒谎,故作轻松,内心其实很虚。
“这么懂得孝顺奶奶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显然是相信了。
阿布都热合曼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他想:如果东窗事发,还有奶奶会保护我。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不知道哪个小伙伴把这个“天机”泄露给了他们的父母,这样一来,他们的秘密暴露了,阿布都热合曼的父亲很快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充满怒火地看着阿布都热合曼,拎起阿布都热合曼就要把他直接带到派出所,交给警察处置。奶奶求情也不行。
站在派出所门前的阿布都热合曼心情如同世界末日来临,整个人被巨大的恐惧淹没了。他知道,好人是不会被带到派出所的,这下一进去,名声就全毁了。
他哭着求爸爸不要把他送进派出所,不要把他交给警察,他声泪俱下地告诉父亲自己已经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看到阿布都热合曼真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爸爸才用他那双有力的大手轻轻地抹去了他脸上的泪水,抱了抱他,严厉而又冷峻地说:“希望你以后不要干那些让我以及你自己失望的事!”
他们回家后,阿布都热合曼没有挨打,但却比挨打还难受。父亲最后的那句话掷地有声,让他愧疚到了极点。从此之后,他时时刻刻铭记着这句话,仿佛让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住进了一个守望者,从此以后,绝对不会再让自己失望。
自打上高中后,阿布都热合曼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再后来上大学读完研究生和博士后,他和父亲交流得也越来越少,每次放假回家,父亲都格外地高兴,但阿布都热合曼却感觉父亲不再像以前那样健谈,也很少再像以前那样喋喋不休跟他讲很多道理,更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训斥他。
有时两个人会一起散步,但大多数是一路沉默。可能,这就是父亲对他“爱的语言”吧,隐藏在沉默的行动里,就像《糊涂的爱》歌词里所说的那样:“爱有几分能说清楚,还有几分是糊里又糊涂。”
一直以来,阿布都热合曼的父亲都以他为荣,每每听到别人说起“你儿子在乌鲁木齐大学上学”“你儿子在北京读研究生”“听说你儿子考上博士了”,那张让无情的岁月袭击过的五线谱的脸上,总会堆积起幸福而自豪的笑容。如今,父亲已经年近古稀,再也不是那个曾经意气风发、英姿勃勃的边防军人了,也不再是那个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的人民教师了。但父子之间的爱却沉淀在岁月的深处,就像一坛老酒,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得醇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