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们想对未来预知的东西之概念的划分

三、关于人们想对未来预知的东西之概念的划分

能够包含一种预言的情况共有三种。人类在道德规定上或者是在持续地向着更恶倒退,或者是在不断地向着更善进步,或者永远停滞在它现今在创造的诸成员中间所拥有的道德价值阶段上(在圆周中环绕同一个点所作的永恒旋转与这种停滞是一回事)。

人们可以把第一种主张称为道德上的恐怖主义,把第二种主张称为幸福主义(从宏观上考察进步的目的,也可以把幸福主义称为千禧年主义),但把第三种主张称为阿布德拉主义:因为既然在道德事务中,真正的停滞是不可能的,所以,一种不断变迁的上升与同样经常、同样严重的倒退(仿佛是一种永恒的摇摆)的结果只能是,似乎主体停留在同一个位置上,处于停滞之中。

1.人类历史的恐怖主义表象方式

在人类中,向更恶的堕落不可能不间断地持续;因为在这种堕落的某个程度上,人类自己就会把自己消耗殆尽。因此,在堆积如山的重大恶行以及与此相应的灾祸增长时,就有人说:如今再也不能变得更恶了;而虔诚的幻想家们如今已经在梦想着,在这个世界于火中毁灭之后万物的复兴和一个更新了的世界。

2.人类历史的幸福主义表象方式

形成我们本性的善和恶的数量在禀赋中总是保持同一,而且在同一个个人身上既不能增多也不能减少,这一点总是可以承认的;——而既然禀赋中善的这种分量的增加必须通过主体的自由来进行,但为此目的主体又会需要比它往常所拥有的更大的善库,那么,这种分量应当如何才能增加呢?——结果不能超过作用因的能力;这样,在人身上与恶相混杂的善的分量也不能超出善的某种限度,而超出这一限度,人才能努力向上,并这样也一直向着更善进步。因此看起来,幸福主义连同其乐观的希望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就在善的轨道上不断继续进步而言,对一部预示的人类历史也很少有助益。

3.为预先规定人类历史而提出的人类的阿布德拉主义假说

这种意见大约会得到多数人的赞同。忙忙碌碌的愚蠢是我们这个族类的性格:迅速地走上善的轨道,但又不坚守它,而是为了不被束缚在一个惟一的目的上,哪怕只是出自轮换的缘故而这样做,也要逆转进步的计划;建设,乃是为了拆除,而且让自己承担起毫无希望的辛劳,把西绪福斯的石头推上山,乃是为了让它再滚下来。——因此,人类自然禀赋中恶的原则在这里看来并不那么与善的原则相融合(交融),而毋宁说是一个被另一个所中和,而结果就是无所作为(在这里就叫做停滞):让善与恶通过前进和倒退而如此相互交替,以至于我们这个族类在这个地球上相互交往的全部活动,必须被视为一出纯然的闹剧,这真是碌碌无为,在理性的眼中,这并不能使我们这个族类获得比其他动物种类所具有的更大的价值,这些动物种类从事这种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很少,而且不用浪费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