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汉字石刻
最大的汉字石刻
峄山位于山东邹县城东10千米,远远望去孤峰高耸,崔嵬峥嵘,全由大小磐石堆叠,好像埃及的金字塔,“怪石万垒,络绎如丝”。自古称为“岱南奇观”。登山游人,在数里之外,就可望见在峄山主峰石壁上,出现了一个高15米、宽8米、笔画粗1.3米左右的红色楷书巨字“鳌”。“鳌”字与秦朝李斯篆刻的峄山封禅碑相映成趣。它比山东青州云门山石刻“寿”字高8米,比北京燕山公园坡上的“龙”字高5米,堪称当今世界最大的石刻汉字。
峄山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很有名气。峄山主峰东南处,有一块高耸云端的冠子石,石上刻有“孔子小鲁处”五个大字。传说,当年孔子登上峄山,曾站立在这块石上极目鲁国大地,百里见秋毫,感叹鲁国变得渺小了。后来,孟子在记述孔子时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就是峄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专程山登临峄山山顶,并命丞相李斯树碑颂德。此后,峄山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帝王显贵、文人墨客竞相登临。古代著名人物刘邦、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米芾、郑板桥、袁牧都曾先后到来。
1989年看天,杨萱庭在古稀之年登山揽胜,即兴挥笔题写“天下第一奇山”六个大字。杨萱庭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各种书体兼优,允以大字著称,多次用如椽大笔,书写丈八大字。此时,当地有关人士趁机约请杨萱庭题写大字,凿刻于峄山石上。
一天上午,邹县礼堂内作好了书写大字的准备,地上平铺着一张20米长的大纸,是用两米见方的一百张宣纸拼接而成的。杨萱庭来到纸前思量一番,饱蘸15千克墨汁,只见他运足力气,拉开架势,左挥右捺,上下挥笔,一个15米高、8米宽的“鼇”(读作:áo)字,一气呵成。征地上写如此巨字,比人体高宽7~8倍,正楷体的结构既疏朗又严谨,端壮而凝重,显示了杨萱庭书法的艺术特色。

峄山“鼇”字
大笔写大字不易,把大字凿刻在石上,也是很艰辛的工程。30名能工巧匠不懈雕琢,用半年时间终告成功。“鼇”字之大,超过了我国大地上古今众多的大字石刻,是至今石刻大字中最宏大、最壮观的大字,堪称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