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最高大的木塔
现存最高大的木塔
自汉末佛教传人中国以后,出现了佛教寺院建筑。佛教寺院其实和传统的宅第、衙署没有多大的区别。具有佛教特征的建筑,主要是塔。木塔是在中国固有的楼阁的基础上,吸取印度佛塔特点而创作的。初期的木塔,比较低矮,呈方形平面,到南北朝,随着高层木结构技术的发展和佛教的兴盛,木塔也越来越大,高达几十米,呈八角形。留传到今天的佛塔,总数在100座以上,其中最突出的要算是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金明昌六年(1195)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塔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作为一个建筑物的整体,它又显得壮丽、凝重、和谐。它坐落在山西大同市南百里的应县城内,经受了几百年的雁北狂风雨雪及严重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巍然屹立。

应县木塔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各层内外共有斗拱50多种,塔平面是八角形,南面、底层副阶(外廊)前檐柱对边约25米。塔身外观是五层六檐(最下层是重檐),二、三、四层都有平座夹层。全塔9层,顶端有铁刹,从地面到塔顶高达67.31米,直径30米,重3000吨左右,用木材3500立方米以上。塔内底层竖立着一尊高约11米的释迦佛坐像,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傩、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应县木塔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设计科学严密,构造完美,巧夺天工,是一座既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又符合宗教要求的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可以说达到了最高水平,即使现在也有较高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