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仅有的佛教瓷塔——南京琉璃塔
绝世仅有的佛教瓷塔——南京琉璃塔
南京琉璃塔在中国建筑史上的确显赫一时,但在100多年前就被毁坏了。塔的名称叫做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大报恩寺是明朝初期南京著名的三大寺院之一(其余二寺为天界寺和灵谷寺),位于当时的聚宝门(今中华门)外一里的长千里(今长千桥东南、雨花路东)。
明成祖朱棣的生母硕妃,还没有足月就生下了他,因此受到了朱元璋夫妇的虐待,被处以“铁裙”的刑罚,折磨而死。朱棣当了皇帝后,为了报母恩,不惜工本,对这个大报恩寺和琉璃塔特许用皇家宫殿的制度和材料来兴建。特派了两名亲信太监担任监工,出使南洋各国的太监郑和就是其中之一。参加修建工程的军匠和服役达10万人之多,从永乐十年(1412)开始动工,经过16年时间才建成。寺的规模很大,周围有9里30步。寺内殿宇如皇宫一般,大雄宝殿俗称之为“硕妃殿”每年由礼部按时祭祀。平时这个殿终年封闭,不许闲杂人出入。寺内佛像、经书都非常丰富考冗,共有和尚500名,当时佛教的十大宗教都在这里设有讲座。寺内栽种了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五谷树、娑罗树和各种奇花异草。可算得上香火旺盛、景物繁多的大寺了。

南京琉璃塔
这个大报恩寺琉璃塔的位置,也正安排在硕妃殿之后。由于塔的工程精致浩大,直到宣德六年(1431)才完工,历时20年。据文献记载:塔高33丈(按明代营造尺折合约100米),八面九层。外壁用自瓷砖砌成,每块瓷砖中部都有一个佛像。每层所用的砖数均相等,但塔的体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也就是说每层砖的尺寸也是逐渐缩小的。每一层塔檐的盖瓦和拱门都是用五彩琉璃砖瓦来修砌的。拱门上的装饰图案采用了佛教题材的“六孥具”有大鹏鸟、鲸鱼、龙、狮子、大象、童男等等,形象非常生动优美。第一层的八面还在拱门之间嵌以白石雕刻的四大天王像。
塔顶之刹作九级相轮,相轮用铁铸制,由大而小逐级向上下收缩。当中最大铁圈周长36尺,共重3600斤。相轮之下还有“承盘”座子,由上下两个半圆的莲花铁盘合成,外镀黄金,所以俗称之为“金球”。相轮之上,冠以黄金宝珠,重达2000两。从塔刹顶上挂下铁链8条,位于顶层垂脊之上,链上各垂风铃9个,共为72个,各层檐下也是风铃,共计80个,总计风铃152个。整个塔的建筑,真可以说得上是金碧辉煌,五彩缤纷,光彩夺目。又传说在塔的顶部和地宫之内还储藏有夜明珠、避火珠、避风珠、避尘珠、宝石珠各一颗,明雄100斤,茶叶100斤,黄金4000两,白银1000两,永乐钱1000串,黄缎两匹,地藏经一部,阿弥陀经一部,释迦佛经、接引佛经一部。又放置油灯146盏,选派100名少年日夜轮值点灯,号称“长明灯”。油灯的灯芯直径就有一寸左右,每昼夜耗费灯油64斤。塔门上有皇帝题名“第一塔”。
这座塔的施工也有特殊之处。据说在施工时,不用脚手架而是用堆土施工。每修造一层,增加堆土一层,随修随堆,工程完毕后将土撤除,显出塔身。另外,在烧制琉璃瓦、自瓷砖、琉璃雕饰构件时,都是一式三份,以备在建塔时有所损坏,作为填补之用。并把剩下的埋入地下备用。在砖上都编了号码,可以按号寻取。
这一中世纪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南京瓷塔”,曾经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雨花台耸立了400多年,并早已载入了世界文明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