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家庭重塑
第六节 家庭重塑
家庭重塑简介
家庭重塑通常是心理咨询师使用的工具,非专业工作者可以跳过这一节。
简单地说,家庭重塑就是采用雕塑的方式,将家庭中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以心理剧等形式表演一次,让主角再次体验,并在这个视觉化的过程中重新审视和完成转化。
在萨提亚开创的所有治疗方法中,家庭重塑也许是最能代表她关于人们成长和改变的技术。作为一种致力于改变的重要的萨提亚治疗工具,家庭重塑提供了一种认识我们自己和我们父母的新方法,从而用一种新的角度看待现在和未来。这种新的视角让我们接触到更多的可能性和自由,并且加强了我们的责任感。过去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但透过家庭重塑的过程,往往能对过往经验和期待所产生的思想及感受产生巨大转变,放下包袱,更有力量地走向明天。
治疗师通过设立情境、发展演员阵容、雕塑、结束等过程将个体在家庭中曾经经历的“情境”生动地展现出来,陪伴个体重新面对那些情境,学会用新的方式对待来自家庭的影响,从而达到改变的目标。
家庭重塑技术是萨提亚在治疗中实现改变的典型技术,这一技术的核心特点是系统性和整合性:系统性体现在该技术囊括目标设定、工具使用、治疗展开等步骤,可发展为独立的治疗体系。它的整合性体现在该技术整合了一般系统理论、沟通理论、团体治疗理论、心理剧、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其他理论流派,整合形成独特有效的治疗体系。
家庭重塑主要有三种形式:
完整的家庭重塑。萨提亚本人最初所创立的家庭重塑在一个大团体(由几十人到上百人组成)中进行,需要花1—3天的时间。在完整的家庭重塑里,影响主角的因素、经历、家庭内容等基本都会被雕塑处理。
1988年之后简化版的家庭重塑发展起来,这被称为“关键影响重塑技术”。在4个小时内完成雕塑家庭的概况和重大影响事件。
为方便工作坊之外的咨询师,也可以在咨询室内完成雕塑,家庭重塑的第三个变式为“内部可视化版本”。来访者坐在治疗师的面前,治疗师引导其经过各种各样的场景、家庭动力过程、应对模式、未被满足的期望,以及在原生家庭中的感觉,等等,采用识别特定的改变目标的过程,最后将关注点放在某个关键的影响或是未得到满足的期望上,促成来访者的改变。
家庭重塑技术的基本目标
家庭重塑的基本目标就是成长。以情境重现的方式,让案主重现回到过去并体验。
家庭重塑企图在两条途径上工作,一是释放久未发泄的感受,并克服过去所造成的影响及功能不良的模式、观点和期待;另一个就是感知我们所未能意识到的,这可以帮助我们迈向成长、统整和健康。
因此,它可以使我们的案主:
与他的生命历史做连接;
有机会接触并释放压抑的感受;
帮助人们从童年的痛苦信息里释放自己;
以新的眼光看待过去,对于自动化模式及应对方式有所觉察;
发现在他们过去的学习中蕴藏着哪些资源;
认识自己父母的人格;
为探寻自己的人格铺设道路;
以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及家人;
更有效地关照当下的情境;
区分过去与现在的经验;
重新理解我们经验的所有相关的部分;
运用其独特的历史资源整合所有这些相关的组成部分;
重新评估我们已有的正面和负面经验。
步骤和原则
家庭重塑因为需要多名代表参加,因此通常在小组中进行。大致可以有这样的步骤:
①带领者带领小组成员进行适当的冥想,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带着开放、好奇和支持的态度进入,让成员的思维进入直觉和感觉层面,强化相互之间的连接。
②选中一个需要做重塑的主角明星,并进行晤谈。在明星谈到重要的家庭成员时,首先引导明星绘制出家庭图、家庭大事年表,必要时画出影响轮。这个过程会让角色扮演者在整个重塑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家庭的相关细节。它也有助于创造一种情景,让明星对重现的家庭事件做出体验性回应。
③引导者邀请主角从小组成员中挑选认为能够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扮演者,并且挑选一个可以替代的“自我”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扮演主角。替代的“自我”与“明星”相伴,为的是尽可能接近体验。角色扮演者在他们的胸前贴上铭牌,为的是给“家庭”中的每一个人提供方便。贴牌这个过程能让角色扮演者和主角沉浸于此时此地新的家庭“实现”。
④主角利用房间中不同的部分,在新的情境下创造出相关的空间。例如,房子前方的角落是起居室,“母亲”就坐在桌子的一头。或者房间被划分为故事将展开的城镇、省或者地球。绘制新情境是另一种创造新的空间、时间情境的方式,并且能够强化所有参与者的意识。
⑤主角让角色扮演者做出相应的沟通姿态的姿势,并在情境中加入适当的对话和运动。角色扮演者允许根据自己的感觉拥有一些说话的自由,但不能影响整个过程。在一些敏感节点上,可以让主角亲自上场,与替代“自我”换位,或者让他们进行对话。这种基于直觉的操作要选好时机,以实现转变的潜能,如对渴望的挖掘。
⑥组织者必须掌握好时间,以便在适当的时间进入和退出重塑过程。起步、高潮和放松的时间都要把握好。
⑦在重塑结束时,角色扮演者将进行汇报,他们将分享观察、感受、洞察、核对角色的感受。
⑧倒数第二发言的是替代的“自我”。这个角色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替代性的“自我”是主角的一个影子,可能对主角具有真实性的反馈或者新的信息。来自“自我”的反馈可能会突出主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为这个故事提供新的深度,而且为主角提供更多的选择。
⑨接着,主角将会发言,这给主角的整个体验画上句号,让他探寻自己新的深度和复杂性(在冰山的水位线以下)。
⑩在每个角色扮演者讲话后,没有扮演的其他人也可以说话。他们对所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发表看法,并且谈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这些东西。
⑪最后需要去角色化。除了主角,所有人都闭上眼睛,触摸跟他们相关的所有体验。他们叫出自己的名字和身份,睁开眼睛,把铭牌交给明星,并且用清晰的声音说:“我的名字是……”这一步是为了保证角色失去其效力,并且在离开这个特定的重塑过程后,身份不会发生混淆。
⑫完整的家庭重塑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如果时间、精力、情境允许,可以分别对这些场景进行雕塑:
雕塑原生家庭发展过程;
雕塑主角父亲和母亲的原生家庭;
雕塑主角父母的约会、求爱和婚礼的场景;
雕塑原生家庭中的重大事件。
⑬在关键影响重塑技术中,需要大致雕塑原生家庭过程,并在这些可能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里进行雕塑:
重要他人的突然死亡;
创伤、暴力或者悲剧性体验;
令人恐惧的幻想;
根据当天观察的雕塑结果做出的新决定。
⑭在雕塑的过程中,需要带领者扎实的功底,在冰山上进行问话和引导,比如:
如果你更果断,看起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当你以这种方式说话时,你的感受是什么?
那你现在(雕塑中)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通过重塑达到的变化
治疗师是推动变化的媒介,没有其他工具像家庭重塑这样能实现各个层次的一致性转变。在家庭重塑过程中,可能有三个层次的改变:
层次一的改变会对人们的生活有所影响,包括与人接触、释放感受、以新的眼光看待经验、发掘未知、确认自动化反应、接纳过去、改变行为。
层次二在主角身上有转化的效果,主要包括转化能量、提增觉察、整合资源、改变焦点、个别化。
层次三的主要目标是让主角重新产生生命力。在这层次上的任何变化都会带来其他的副产品:自信、选择的意识、接触到更多的内心资源。进一步改变当事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包括让关系更加密切、沟通更加有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