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咨询的目标

第三节 萨提亚咨询的目标

总目标

萨提亚咨询的根本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拿回自己的力量,提高自我价值。

在案主的自我价值提升后,他需要自己做出决定,他们要去哪。最开始的时候,他们价值感比较低,视线是封闭的,看不到选择,是不知道要去哪的。萨提亚的工作是这样的:

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要什么,而不是告诉他们该怎么做。

鼓励他们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给他们建议替他们选择。

跟他们一起上路,而不是你替他或者你看着他们。

将难题转成正向导向的目标,并且得到改变的承诺。

四大目标

在萨提亚模式里,除了和案主协定具体的目标外,治疗师还要把握一个大的目标框架,即萨提亚的四大治疗目标。

提升自我价值

当案主走出咨询室,他身上会充满了力量,感受到自己不再是任人和环境支配的傀儡,而是一个有着生存的自由、不断超越既定限制、面向未来的成长的个体,可以勇敢地面对焦虑、烦恼、恐惧等情绪,可以打破自己求生存的姿态,并通过反思奋斗、努力等方式为自己的生活开辟一种独行侠式的道路。这就是高自我价值,是萨提亚的目标之一。

当案主来的时候,通常他已经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不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了。

自我价值是萨提亚工作的核心,是一个人行为动力的源泉。

萨提亚认为,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人们所发展出的所有不一致的行为,都是在应对渴望的匮乏,源自于自我价值感的低麋。低自我价值一直是具有破坏性的因素之一,在低自我价值中,人们非常焦虑,对自己不确定,过度关注别人的看法,对其他人的依赖损害了他们的生活。

在个人内在系统的冰山上转化就是自我价值提升的过程。咨询师需要帮助案主接纳他们的感受,转化他们的观点,处理未满足的期待,学会满足自己的渴望,并学会与生命能量连接,找到资源,从而提升自我价值。如果这些观点和期待来自于案主原生家庭,则有必要回到原生家庭系统里再度去处理。

萨提亚相信人们具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他们的成长,提升自我价值。人生下来的时候,能量是流通的,资源是丰富的,只是后来他们学会了很多规条,质疑了自己的价值,开始相信自己是不值得的,是缺乏爱的。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他们的生命能量卡在了那里,成为了僵化的死海。

这时候咨询师需要做的只是帮助案主找回他们的资源,帮助他们把卡住的地方重新打通,让生命能量再流动起来,让他们看到自己独一无二的本质,相信自己生来就是值得的。

看到选择并成为自己的抉择者

当你抱怨的时候或者觉得无奈的时候,你有没有意识到,这正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

当你工作到无奈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忍着继续抱怨继续工作、离职、自主创业、找老板谈话或者升华为动力更加努力工作证明自己等,你有超过5个以上的选择。现在还是无奈吗?

中国人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所谓的这些困难或无奈,很可能是人们在期待一种没有代价、没有风险的选择,而这是不现实的,这恰恰是对现实不负责任的选择。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有相应的这些元素:结果、风险和代价。不存在只有好的结果而没有付出和风险的选择,那是违反系统规律的,是不平衡的。

萨提亚鼓励人们在任何情境中至少考虑三种选择。她想要来访者有能力为自己做出选择。当我们用机械、退缩的观点来看待人性时,我们不是在一个极端,就是在另一个极端。例如对或错,好或坏。萨提亚模式总是避免“不是”或“就是”的两难选择,提倡用三个或更多的可能性来看待一个情境。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你都有至少四个选择:

接纳它。

改变它。

离开它。

维持现状,继续抱怨或纠结。

所以无论你有没有在选择,其实你一直在选择。

萨提亚鼓励人们看到自己的这些选择,并鼓励案主看到新的选择和新的可能性,然后就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找一件你觉得很无奈的事情A,看起来你似乎只有这一个选择,然后你可以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不做A,会发生怎样一个B,如果不做B,会发生怎样一个C,以此循环,直到尽头。

例如将A定义为你不得不陪客户去吃饭喝酒,不得不加班。如果你不做A,你将面临着失业或挣不到钱B;如果你失业或挣不到钱B,你就会没法养活自己C,如果你不能养活自己C,你就会饿死D。这就是尽头了。

这时候请你做一个选择,你是选择D去死呢,还是选择A去陪客户喝酒或去加班呢?无论怎么选择,这都是你自己在选择。你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和最好的方式,但是却在抱怨没有选择。不一致不健康的应对就是人们这样的选择。

人们在当下选择了伤害最小、利益最大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欣赏你的智慧,你在应激的情况下,本能想到要保护自己。

萨提亚的咨询目标,就是帮人们看到这些选择,并看到新的可能性来满足渴望。人们不想饿死,只有陪客户这一条选择吗?显然不是。不加班就会没有工作吗?也未必。这时候萨提亚咨询师会跟来访者探讨,他怎样限制了自己的观点,他怎样用恐惧和经验欺骗了自己,他怎样把选择只局限于这一个,他目前的无奈行为在应对着哪些渴望,在应对这些渴望的时候,还有哪些可能。如果有其他方式来满足他的渴望,原来的问题自然就没了。萨提亚鼓励人们去重新选择观点与期待等,用新的方式来建立这几者之间的联系。

选择不仅是在故事和行为层次做出,更是在整个冰山上做出:

你可以选择怎么对待自己的感受。当感受产生,你可以选择接纳或者不接纳,压抑或者表达。

你可以选择拥有怎样的观点。对于你的规条你可以选择保持还是放下还是继续挣扎,你可以选择用怎样的规条来供你的人生使用,你可以选择让规条来控制你还是让你控制规条。如果守时这个规条让你痛苦了,那这个规条是自己选择的,因此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你选择“男人都是不靠谱的”这个规条,结果是你很难找到心仪的男人,这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

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期待。可以选择拥有怎样的期待,可以选择用哪种方式来应对期待。

你也可以选择满足自己渴望的方式。是从别人那里满足还是自我满足,你选择用怎样的方式来实现,是讨好还是指责。

你更可以选择你的自我价值,你决定让它高一点还是低一点。

对于你的冰山,在两个层面上你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你选择拥有怎样的冰山,你选择怎样应对现在的冰山。这都是自己的选择。

只是记得,现在的样子,都是自己内在和外在选择的结果。

中国谚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选择了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收获什么果实。没有种,就没有结果。

为自己负责任

生气、抱怨、委屈、受伤等情绪,都是小孩子脾气,是功能退化后能量被卡住而产生的感受,是不愿意为自己负责的表现。这样的情境我们太熟悉了:

当我们对工作不愿意,是老板不好、平台不对、社会冷漠、时代错误、大背景不好,这时候我们就想要环境、想要他人来为我们负责。我们恰恰忽视了那些能为自己负责的人,总是能把逆境变成顺境,在所有人都抱怨的时候他获得了成功。

当我们感到委屈和受伤的时候,认为别人不该太冷漠、不该不守时、不该不尊重我们、不该那么对我们,我们认为别人应该懂冷暖、应该爱我们、应该关心我们。

甚至为了让自己感受好点,还会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他人的运气好和环境好。例如把比尔·盖茨的成功归因为他有一个IBM的妈,却忽视了他为写代码付出过怎样的代价。

这时候的我们,从内在到外在都没有对自己负责。

当我们对环境,对他人有期待的时候,就容易受伤。因为我们期待改变他人来满足自己的渴望。但是这是谁的期待呢?谁该来为自己的期待负责呢?他人就必须满足我们的期待?

感受也是自己的。自己的期待没有被有效处理,于是自己的期待就伤害到了自己。所谓伤害,就是当别人做的事情不符合我们的期待,就像别人丢过来一把刀一样,我们接过这把刀,边捅自己边在心里说:你做的跟我想的不一样,我捅我自己。是谁在受伤呢?这是谁的感受呢?

观点也是自己的。抱着“人应该……”的时候,就会被他人伤害到。水明明是向上流的,你怎么可以让它向下流呢?你做错了,我很受伤。

我们那未被满足的渴望更是自己的。通过对他人高期待的方式来希望别人为我们负责,不过是想通过控制来满足自己的渴望。我需要你关心我,需要你爱我,需要你尊重我。可是你都没有。我生气,要求你来满足我,我伤心,讨厌你没有满足我。只是,这是谁的渴望呢?

又是谁的自我价值感低了,采用了这样的方式?

整个冰山都是自己的,需要自己为自己的冰山负责。你的冰山是可以选择的,你选择了这样的冰山,然后再让他人来为你的冰山负责吗?

冰山最上层的行为,也是自己选择的,也是自己的。即使你感觉到很无奈,我们在上一条里也谈到了这些都是自己选择的。因此,在行为和故事上,我们更要为自己负责。

当案主走进咨询室的时候,他是不能够为自己的冰山负责的,这时候咨询师就要帮他看到自己的责任,任何一个关系现状和一个结果都是多方面原因综合造成的,其中必有一个原因是自己的。

很多人不愿意为自己负责当然也是一种保护。如果把责任推出去,就可以避免承认自己的错,避免显示出自己的无能,通过这样的游戏维护了自己的价值感。

而咨询师要做的是帮案主拿回力量,提升自己的价值感,让他有能力来为自己负责,而不是对过去感到内疚。比如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拿回感受。看到这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来自于自己而不是其他。

接纳感受。我有了这样的感受,我决定为它负责,而不是急着排斥掉它。

管理感受。我对它负责的办法,就是管理好它,不让它随便出来咬人。

享受感受。我看到了感受的积极意义,我用好它来为我服务。

一致性

一致性或表里一致就是内在与外在的和谐,那是一种平静、完整、祥和的感受。表里一致是治疗会谈中要努力达到的状态。这是一种赋予能力的感觉,案主不是被外在世界控制,也不是被外在世界引发负面反应,而是从内在保持与深层自己以及他人、情境相和谐的状态,并对外界做出反应。

也就是当案主能量和谐一致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便没有让他感觉到恐惧的东西了。

在一致性里,我们的案主:

和自己的感受在一起。

和自我在一起。

和宇宙在一起。

总之,萨提亚的治疗目标是促进健康,提升个体的潜能,使个体发展更完善,而不是消除症状。它使个体或家庭表现出病态的能量转变为有利的用途。这四个治疗目标是相互关联的,你选择,你就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