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的步骤
第六节 萨提亚转化式系统治疗的步骤
在萨提亚治疗模式中,治疗计划是聚焦在正向导向和历程取向的,它是为治疗历程提供一个架构而设计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准备好内外的自己
包括内在及外在的准备。外在即准备好仪态、环境等。内在则是准备好一致性,让自己进入一致的状态,检查下自己现在是否有情绪,是否有什么心理上的不适。然后跟自己做一个连接,踏实地处于一致和谐。这包括:回到自己的中心,将自己的能量聚焦在来访者身上,准备好接待和接受来访者。
2.做出接触,建立联结,收集信息
在这个过程里治疗师需要迅速让来访者放下基本防御,产生亲和感,并获得来访者的接纳。
在与来访者建立了足够的信任后,治疗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与来访者连接:
带着好奇心用数分钟的时间建设性地认识对方。
建立信任,营造安全的治疗氛围。
倾听和接纳当下状态的来访者。
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来访者身上,让他相信此刻他是唯一重要的人。
举一些自己的例子来降低治疗的正式性,营造非正式的会谈氛围降低来访者的压迫感。
满足来访者的渴望。
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治疗师要真诚地带着兴趣和好奇倾听来访者讲话,这个过程会使来访者的自我价值感有所提高,更愿意敞开自己。人在感觉到被无条件接纳的时候,会更容易敞开自己,卸下防御,并产生希望。
在建立治疗关系的同时,治疗师也在为治疗收集重要的信息。尽管此时可能不完全明了来访者寻求帮助的原因,但治疗师可以收集来访者的过去、事情的大概经过、家庭规条、做得好的地方、资源等。
“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治疗师可以先通过这样的方式跟来访者核实,并把他带回到当下,把来访者的体验拉回到感觉,让他回到情境里来,很快治疗师就可以评估,是什么让他来到这里。
在连接的过程中,治疗师也需要双重的倾听态度。我们既要倾听内容,也要倾听过程。内容可以回答我们关于“发生了什么”的疑问,它给予我们一个背景来对过程进行探索。我们需要探索和倾听言语背后的内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与意义、感受、对感受的感受、家庭规则和防御机制息息相关。
3.透过问题,利用冰山等工具进行评估
他的问题是什么?他描述了一个问题,那他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在他的内在发生了什么呢?这是治疗师需要评估的问题,透过问题,评估他的内在,他真正的问题。
问题本身性质是不重要的,仅仅被看作是个体功能失调的一个后果。治疗师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注意不要纠结于问题本身,而是去看来访者是怎样让这件事发生的,以及发生时是怎样应对的。
个体的反应常常包括被压抑的愤怒、恐惧和无助感,从这些反应的背后,我们可以找出那些未被满足的期望和渴求。在增强自我价值和表里一致性的过程当中,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
这时候治疗师需要在头脑中不断填充来访者的冰山,直到明确他的冰山里发生了什么,他在用怎样的姿态应对,他有着怎样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他的价值感是怎样的,他的冰山是怎样影响他的。并进一步评估:
他的问题是怎样成为问题的,是什么卡住了。是他固着的观点还是不合适的期待?
该问题对他的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冲击,怎样的影响及影响了哪些方面?
他在用怎样的方式应对,讨好、指责、超理智还是打岔?
协助来访者将此问题重新架构成一个成长的机会。
如果需要,治疗师需要进一步与来访者绘制家庭图或影响轮,来进一步评估影响的来源。
评估的目的在于了解来访者个人内在及人际互动的动力,以发现来访者的资源及未完成的事件。需要了解的方面包括来访者的求生存应对姿态、个人内在世界、家庭内部的沟通模式、家庭的规则及原生家庭等。
有时,治疗师在完成评估之前就已经开始对个人内在系统进行干预了。这种重叠既有益于来访者,也有益于治疗师。来访者逐步感到做出改变是可能的,并积极参与干预。
4.设定改变的目标
和来访者建立治疗关系之后,便可询问来访者前来治疗的目的。例如:
假如问题解决了,你希望自己是怎样的?
什么原因让你来到这里?
你希望处理哪方面的问题?
你想在哪个层面上工作?
来访者如果述说有许多问题要讨论,一般先处理最紧急或最复杂的问题。治疗具体目标基本由来访者订立,由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合作设定,但改变的过程却是由治疗师启动。并由治疗师导向四大总目标:
自我价值的提升
有能力去选择
为自己负责
和谐一致
5.使用应对姿态初步接触
走近来访者,通过观察他们如何谈论自己的问题,治疗师就可以辨认出他们的应对姿态。知道了来访者的应对姿态,治疗师就会知道如何与他们的内在过程建立连接。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来访者的应对模式,并以合适的方式去开始问过程性问题,这能使治疗师很快地接触来访者的内在。
讨好
对在压力下使用讨好姿态应对的来访者,治疗师通过他们的感受可以很容易地接近他们。这类来访者常常很沮丧,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感到无助、无望。通过感受与来访者互动,双方就可以建立和谐的关系,治疗就可以开始了。治疗师从问他感受的问题来开始治疗。例如:
你想起这件事时,你有什么感受?
当你看到这个人时,你有什么感受?
当你看到委屈这两个字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涌上心头?
你身体有什么地方感觉到紧张吗?
指责
对在压力下使用指责姿态应对的来访者,通过他们的期待就很容易接近他们。治疗应聚集在来访者想要的,而非他们的感受。这样双方可以很快、很容易地建立治疗关系。治疗师可以问他的期待来开始治疗,例如:
你希望他怎么对待你?
他需要怎么做你才不会生气/失望?
你期待自己会有什么不同?
你需要做什么才能使情况更好?
超理智
对在压力下使用超理智姿态应对的来访者,通过他们的观点可以很容易接近他们。这些来访者好像生活在自己的头脑里,他们理性、讲道理、讲逻辑、讲事实,很少触及自己的感受。治疗师可以首先探索他们的身体反应和他们的期待,然后再深入他们的感受中去。谈话时可以问关于观点的问题,例如:
人可以不可以生气?你可以不可以允许自己生气?
事情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生气对你有什么影响?
你的决定是什么?
打岔
对在压力下使用打岔姿态应对的来访者,治疗师与他们的接触是比较困难的。身体感觉、触摸以及肢体动作是三种和他们接近的有效方法。治疗师可以从情境方面开展工作,可以带他们探索现实的环境,比如咨询室,和他们评价环境、家具、颜色,还可以和他们一起散步、利用游戏疗法、邀请他们做趣味心理测验等。利用这些方法帮他们安定下来,设定界限,过后则要以治疗师的一致性接纳、倾听来和来访者建立治疗关系。这个方法对有注意力障碍的来访者特别有效,有注意力障碍的来访者在萨提亚模式中就是使用打岔来应对的人。例如:
一个多动或自闭的人来到咨询室的时候,治疗师不宜直接展开问题,而最好是跟来访者讨论“你觉得我的办公室怎么样?”,然后来访者可能发表他的意见,然后治疗师继续连接“你觉得怎么调整会更好一些?”,来访者可能就会发表他的意见,怎么布置办公室,而这时候他内心的东西就已经开始投射出来,并与治疗师产生连接了。
了解来访者的应对姿态,使用冰山隐喻的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与他们建立连接的时间。一旦建立起连接,你就已经进入来访者内在的系统。对治疗师而言,整个冰山、整个人都做好准备了,就可以帮助他们引发改变。
6.选用不同的治疗工具来达到治疗目标
可以选用不同的治疗工具来达到治疗目标,但不管用什么工具,治疗中的问话方式都是在冰山各层次上提出来的,然后逐渐深入和细化,直至产生转化。萨提亚治疗模式是一个整合的模式,只要是能以正向导向方式使生命力做出转化性改变的,任何技巧或介入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常用的会有家庭雕塑、面貌舞会、天气预报、影响轮等。
在冰山各层次的系统转化,我们已在前面的冰山一章进行了详细说明。
结果评估。从来访者的改变及口语的反馈、治疗师本人及临床督导评估等几方面进行结果评估,以帮助决定何时已达目标,何时可以结束治疗。
7.夯实改变
改变发生后,需要对案主的改变进行进一步强化和夯实。治疗师可以:
伸出手去轻轻触碰案主的手臂,和善地微笑,表示赞赏。
对案主说出欣赏。如:好,你们可以彼此坦诚,这点做得很好。我可以看见你在改变,因为你开始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锚定:停留在这感觉里面。
听自己的声音,深深地记得这个感觉。
花一些时间做呼吸,将这种新的连接感吸进去。
隐喻:闭上眼睛,想象……
8.拿到承诺,推动改变
在来访者进行内在转化后,治疗师也要在外在拿到具体的承诺。他回去后需要怎么做,也就是布置家庭作业。有时候来访者会被现实情境拉回去,有一定的退化,这时候具体的家庭作业则会把他们重新带到新模式里。例如:
每天说欣赏老公的话至少5句。
遇到问题想指责的时候先看自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