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婚姻

第一节 婚姻

婚姻究竟是不是爱情的坟墓,谁也不好说。我只看到,在婚姻里,有好多人,爱着爱着就淡了,走着走着就散了。我也看到,他们在恋爱的时候,在结婚的时候,海誓山盟,相约天长地久。他们不畏阻碍,诉说着“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誓言着“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但是若久以后,却蓦然发现,天长地久有时尽,海誓山盟总是赊。

然后开始不相信爱。

只是,发生了什么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当你还是个稚嫩的少年,开始了你的懵懂。你第一次开始对异性有兴趣,产生了剧烈的好感和好奇。你还记得那时候你几岁吗?那时候你总是不经意间想多看看班里那个男孩或女孩,他/她总有些东西吸引你,让你的心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一样。你还记得那时候的时光吗?那时候你多大?你在做什么?我们暂且称那时候为暗恋的岁月吧。

后来,你这种感觉愈演愈烈,或者还是那个人,更或者你已经换了一个人去倾注。后来就有了你的初恋,让你澎湃不已,仿佛全世界都亮了起来一样。你记得那时候吗?你第一次牵着某个人的手,第一次把他/她抱在怀里,第一次深情脉脉地望着对方,那时候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那时候,你有了关于这个词的一些感觉和概念,爱情。你第一次关注这个题目的时候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后来你学会了恋爱。你是怎么学的呢?你是怎样找到ta的呢?你用了什么方式跟ta相处呢?或许你有些没有学好,因为你总是处出一些矛盾来,有了些痛苦。你记得最早的那段关系里,你最痛苦的阶段吗?你是怎样应对的?

那时候你似乎并不懂得表达心中的爱:

女:为什么要放弃治疗?

男:因为我不想放弃你呀。

女:你治疗好后依然可以喜欢我呀。

男:可是只有神经病才会喜欢你啊。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然后跌跌浮浮。

到了你的青年。

你已经开始成熟,不是那花样的少年,不再有懵懂的纯真。或许你已经谈过几次恋爱,或许你还没有尝试过爱情。但你想找个完美的人结婚了,然后过一种完美的生活。你遇到过一些完美的人,然后你去做了或者在心里做了这样的事,想跟ta在一起,然后ta却对你说:对不起,你不是ta要找的那个完美的人。

不知道这算不算失恋。总之你在尝试了几次后,遇到了现在的ta。

然后你有些激动,有些兴奋,你跑着跑着就不小心掉进了爱河,就像你不小心失足摔进了村前那条小河一样。

那时候的你幸福极了,这个人这跟你像,那跟你像,你们讨论某个问题就像在和自己讨论一样,特别舒畅。你们的观点如此相同,或者他有了你有的部分,给了你很多补充。

当你掉入爱河的时候,你跟渴望部分是有连接的。爱情的感觉很美妙,因为那时候的两个人的自我价值感都比较高,你们的渴望都是满的,并且都能溢出来给予对方,你们在渴望层次有很深的连接,你们在自我层次、在生命力里有更深的连接,你们一度坚信这就是灵魂伴侣。于是你们迫不及待结婚,度蜜月,享受着这样的连接。

在那个时候,你们是一体的,成为了一个人。

然后不知道过了多久,你们自我价值的瓶子开始缩水,里面的爱越来越少。你们的渴望部分开始失去连接,然后开始期望从对方的瓶子里刮出一点爱来填补自己。你们在渴望层次断开了,然后就在这几个部分产生了分歧:

其中一个部分是观点。你们不同的价值观、信念态度、生活习惯产生了分歧,你有些生气。ta认为水是往下流的,你觉得ta很笨,水怎么会向下流呢?你认为水是向上流的呀,这么个常识的、全世界通用的真理,ta怎么会跟你有分歧呢?还有牙膏,明明要从两边开始挤,可是怎么说ta都不听,硬是要把牙膏从中间挤。

还有个部分就是期待。有分歧的时候,你们就开始有争执。一方面期待对方顺从自己,期待对方改过来,期待对方认错,期待对方照顾好自己,期待对方别再那么笨。可是你们的期待都没有得到满足,然后就相互失望、生气、伤心,你们不再分享正向的情绪了,渐渐开始传递负面情绪。

然后开始各自做各自的事情,蜜月期结束了。直到有一天:

女:我当时真应该听我妈妈的话,不应该嫁给你!

男:她当时反对过我们?

女:是啊。

男:她当时怎么那么明智啊,她那是想救我啊。

她:因为别人都不同情你,我才做你的妻子。

他:你总算成功了。现在每个人都因此同情我。

于是很多人不再相信爱,变得只相信银行卡里的数字,变得现实。

然后很多人会直接去登记离婚,很多人会找心理咨询师解决问题。在民政局,有人相信了他们说的没有感情了而给盖了章,在心理咨询室里则不这样。

他们说他们现在已经不爱了,这句话多半是假的。爱是依然存在的,只是被掩盖了而已。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爱找出来,让被长期压在底下的爱重新出来呼吸下。

很多人会在摔断腿后7分钟之内就去医院医生,但是他们的婚姻在将要断的时候却不知道要去看心理医生。我们通常有这些方法帮他们解决:

提升双方自我价值,把一致性带入婚姻中,用一致性把婚姻留在蜜月期。

提升彼此处理差异的能力,解除分歧。

在彼此相同之处重新连接,在渴望的部分拿回爱。

通过多维度提升婚姻质量,让亲密更广泛、更多。

接受自己在婚姻中的角色,并借此认识自己,成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