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业规模经济发展研究》简介
《海水养殖业规模经济发展研究》这本书是由王大海创作的,《海水养殖业规模经济发展研究》共有42章节
1
第一章 导 论
...
2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一、研究的背景 1.海水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海水产品需求的根本保障 食品安全问题是任何国家都非常关心的重要问题。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也不例外。随着...
3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关于规模经济的研究 规模经济的古典解释源自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1776)指出大规模生产有助于产业分工和专业化,而这是提高效率的...
4
第三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随着海洋资源的日益紧张,特别是海洋捕捞获得海水产品相对规模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海水养殖业日渐成为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海水产品需求的主要行业,在生态文明...
5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在内容方面: (1)从生态、经济、技术三个维度确定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内涵。从经济角度看,改变传统海水养殖业一家一户分散养殖的格局,规模化...
6
第二章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分析
...
7
第一节 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发展要素
一、海水养殖业的内涵与产业特征 1.海水养殖业的内涵 海水养殖业是人类利用浅海、滩涂、港湾等适宜海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海域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
8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海水养殖业发展
一、规模经济 1.规模经济的含义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的情况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生产要素需求量增加,平均成本降低,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产量或收益增...
9
第三节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理论依据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可概括为:养殖生态环境的持续承载、养殖生物物种的持续利用、养殖利润的持续高效获得、渔区社会发展的持续向好。在这里,养殖资...
10
第四节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模式
一、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是在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运用化学、自动控制、机电、建筑学等学科原理,通过人工调控养殖环境的各项理化因子,对适宜养殖的品种实行半自动或全...
11
第三章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的概况与成效
我国的海域面积居全世界第四位,邻接大陆海域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渐次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大气候带,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水深在200米以内适宜于水产...
12
第一节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一、养殖品种、结构 我国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水域。四大海域有海洋生物3 000多种,其中可捕捞、养殖的鱼类有1 694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150多种。四...
13
第二节 我国海水养殖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综上所述,我国海水养殖业长期以来处于稳步发展态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继续大力实施“以养为主”的战略方针,积极推进海水养殖业的多品种、多模式、工厂化和集约...
14
第三节 我国海水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环境问题 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污染养殖环境的问题日渐突出。《中国渔业生态环境质量公报》的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但...
15
第四章 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
...
16
第一节 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随着海洋中各种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盲目利用,海洋生物的多样性遭受自然或者人为的破坏,海洋环境污染时有发生,海洋灾害此起彼伏,使得渔业种群再生能力下降,加剧了海洋可捕...
17
第二节 发达渔业国家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通行做法
一、重视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 1.制定规划,明确渔业资源养护方面的法规或者战略框架 为解决制约世界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对近...
18
第三节 经验借鉴
一、积极推进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规划制定工作 针对海洋功能区划调整和养殖面积缩减的新形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作为提升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目标,在对重点养殖水域滩涂资源和...
19
第五章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经济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利用10%的海洋滩涂与水域面积创造了26%的海洋GDP,估计到2020年我国海洋渔业的产量要达到4 000万吨/年。根据我国的政策和海洋...
20
第一节 开始重视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养护方面的产业发展
一、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方面 针对我国近海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资源生物栖息地退化、渔业生产力下降、生态荒漠化日趋严重、资源严重衰退等问题,开展养护和修复海洋渔业资源与...
21
第二节 培育优良品种,推进海水养殖业规模化发展
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优良品种是推动养殖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美国畜禽联合会测算,动物品种的养殖产品产量的增幅的贡献率为35%。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经...
22
第三节 不断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提高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益
一、工厂化养殖成为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工厂化养殖是指运用自动控制学、建筑学、机电学、化学等学科原理,模拟养殖物种的天然的生理、生态环境,通过机械化、数字化...
23
第四节 充分发挥科技在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为了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界与实务界积极做好实用技术成果的遴选、集成与推广工作,引导沿海地区,围绕主导品种,运用科学技术,促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
24
第五节 防治病害,降低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风险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水鱼类养殖品种,已有60余种鱼成功实现了人工育苗。据统计,2007年我国海水鱼类养殖总产量超过70万吨,而且产量逐年攀升。仅山东省工厂化养殖大菱...
25
第六节 养殖机械化、数字化成为海水养殖业规模经营的新动力
我国的水产养殖机械化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几十年来,水产养殖的机械化装备从无到有,不断发展。70年代后期研发的增氧机,使我国养殖机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到...
26
第七节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海水养殖业发展规模经济的过程来看,现代海水养殖业在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市场拉动和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等诸多因素的促进下,获得较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7
第六章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 ...
28
第一节 我国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评价的模型构建
一、DEA方法的基本原理 DEA方法是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ne,Coope和Rhoder提出的一种效率测度方法,被世人称为CCR模型。CCR模型利用数学规...
29
第二节 海水养殖业经营规模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评价海水养殖经营规模效率,既要保证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多功能的目标,又要保证海水养殖业的生产者、经营者的经营利润的不断增长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0
第三节 基于DEA方法的海水养殖业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一、数据处理与说明 本书对海水养殖规模效率的研究主要以沿海省份海水养殖生产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但是由于天津、上海等省份的数据不完整,因此选择剔除,使得结果更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