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小结

第二十六节 小结

这两次左江流域考古调查范围涉及整个左江流域,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左江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岩画所在山岭以及山洞内。根据采集到的文化遗物进行初步研究可知,这25处遗址大部分为新石器时代遗址,按其环境可分为洞穴遗址、岩厦遗址和台地遗址三大类。

此次调查发现的遗址基本分布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黑水河河流两岸约500米的范围内。遗址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多数位于岩画所在山峰的洞穴以及岩厦内,部分均匀地分布在河流两岸地势相对较高的台地上,距离河岸相当近,选址在高于左江江水水位的洞穴、台地上。台地贝丘遗址则多位于河流转弯的一侧江岸台地。一般河流转弯处多有回水湾,回水湾水流较缓,鱼类、贝类、蚌类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合史前人类生活。由此可见,左江流域古代人类的生活选址具有一定的规律。

遗址沿江分布,范围很广,所见遗存多为贝丘堆积,这表明该阶段人类活动范围扩大,遍布左江流域,以捕捞的鱼类、贝类为重要的食物来源。

通过对左江流域遗址的调查,结合遗物进行初步研究,可对岩画周边遗址分布有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