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工作的主要经过

第七节 课题工作的主要经过

由于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服务,因此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课题组接到任务后感觉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完成工作方案的审批后,课题组马上投入了工作,从开始到结束,历时40多天。由于许多课题组主要成员除了承担本课题任务,还承担了自己单位众多的中心工作,因此工作期间课题组主要成员经常加班加点,晚上工作到半夜一两点是经常有的情况,经过大家的辛勤工作,终于完成了任务。

归结起来,本课题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资料收集阶段,时间在8月11~31日。课题组成员先分别对左江、右江流域以前的考古资料进行梳理,对散见于各种刊物的发掘报告、调查报告、论文等进行收集,对广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市(县)的成果进行分析,同时主要成员马不停蹄地赶往百色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隆安县、南宁市、扶绥县、大新县、江州区、宁明县、天等县、龙州县、凭祥市等县(市)博物馆、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看库房标本,进行记录、拍照等工作,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第二阶段为资料分析阶段,时间在9月1~15日。课题组对收集到的众多资料进行细致分析,尤其对前人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再研究,对左江、右江考古遗存进行对比研究,经过不断讨论,形成大致统一的观点。第三阶段为报告编写阶段,时间在9月16日~10月8日。课题组按照前期分析研究的结果,由几个主要成员对报告进行编写,每个人编写一部分,最后由一人来统稿。当然,这种对工作过程的分段只是相对的,其实各个阶段的工作是互相穿插的,尤其是资料分析工作,贯穿了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的每一个阶段。

课题组成员在库房研究标本

课题组成员在野外考察

【注释】

[1]本次左江、右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考古遗存研究课题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左江流域的凭祥、龙州、宁明、江州、扶绥、大新,右江流域的百色市右江区、田阳、田东、平果、隆安等县(区)及南宁市武鸣等地以前调查与发掘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考古材料。百色市的西林、靖西、那坡等其他县(市)部分重要材料也一并进行梳理。考虑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文化面貌的相似性等,本报告把属于左江流域的那坡、靖西考古材料放在右江流域来介绍与研究。

[2]《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太平府建置沿革》。

[3]《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4]谢启昆:《广西通志·太平府部》。

[5]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太平府》。

[6]谢启昆:《广西通志·太平府部》。

[7]《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九》。

[8]《嘉庆重修一统志·广西统部》。

[9]《中国历史地图集·南汉》。

[10]谢启昆:《广西通志·太平府·南宁府·镇安府》。

[11]《嘉庆重修一统志·广西统部》。

[12]《明史·地理一》。

[13]《清史稿·地理二十》。

[14]李珍.广西新石器时代考古七十年述略[M]//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广西考古文集(第二辑)——纪念广西考古七十周年专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5]杨清平,男,考古专业毕业,研究馆员,具有国家考古个人领队资格,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具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主持发掘了平南相思洲新石器时代遗址、崇左何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等,撰写了《广西象州南沙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等发掘报告,2013年主持了左江流域岩画研究课题“左江流域考古调查试掘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