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孩子的“小磨蹭”有妙招
孩子在五岁之前,无论是性格还是习惯,都是可以被影响被塑造的。这几天,群里的妈妈们频繁地问我,关于孩子做事情动作慢的问题。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在不同的年龄层表现出拖拉的行为。做事情磨蹭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在某一些事情上都是会发生的。
我的朋友有个女儿,从小就很磨蹭,现在到了上初中,还是很磨蹭。我的朋友为此没有少生气,用过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明显。当孩子到了初中这个年龄,很多习惯都已经形成了,要根治会很困难。所以我说在孩子五岁之前,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这个倾向的时候,就可以温柔地把这个火头灭了。当然如果孩子只是在他不喜欢的事情上磨蹭,那么这和孩子的习惯没有太大关系,谁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都会不情愿。
当我们发现,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慢性子,那就要引起注意了。当孩子发现自己慢慢做事情的效果比快速做事情的效果好的时候,就会倾向于慢慢做来达到自己的完美标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轻重缓急,我们要先分析孩子为什么会变成慢性子,变成小拖拉。
如果说是为了“慢功出细活”,那么我们该埋怨该指责他吗?如果说是因为慢点做事情可以拖延时间,我们又该怎么教育呢?如果说是孩子不喜欢的事情,他就会拖拉,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还是说,孩子本身就是慢性子,做事情就喜欢拖拉。
教育孩子和医生给病人看病其实是一个道理,要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孩子变成小拖拉的原因,为什么她喜欢磨蹭?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磨蹭的?孩子是在什么问题上磨蹭的?
第一,用言语和自己的参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欢收拾玩具,不喜欢听到你说“这样不行,那样不可以”,遇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孩子会变得磨蹭,也会变得急躁。我之前说过,换一种说话方式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话语。
我们看到孩子慢吞吞心不甘情不愿地在收拾玩具,就可以和他一起玩一场收拾玩具的比赛。当孩子因为你的拒绝而不情愿地执行你的命令时,看着孩子磨蹭的样子,我们可以用一些他喜欢的事情作为利诱的道具,让他快速地收拾完,然后履行你的承诺,让他开心地玩耍。我们也可以教他用唱歌游戏的方式把收拾当作是一种快乐的游戏,让他积极行动起来。
第二,培养孩子有时间的观念。
每天和孩子待在一起,看时间的机会可以说很多。有多少家长会习惯地看着闹钟、手机的时间或者手表对孩子说,现在是几点钟,我们玩了几分钟了,等等。我自己也很惭愧地说,我也做得不够,基本上只有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我会让他了解时间观念,其他的时间我也忽略了。
时间观念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及早地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亲子活动中提醒并且引导孩子掌握时间观念。有的时候,或许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看表动作,让孩子对时针秒针产生浓厚兴趣,这也可以教给孩子初步的数字概念。多让孩子知道他玩的时间、吃饭的时间、看书的时间、洗澡的时间,让她自己看时间,让他自己在不经意中掌握时间观念。
第三,反其道而行之,给他磨蹭的机会和足够的时间。
朋友曾经这么和我说,她的女儿梳头会看来看去,起码要磨蹭五分钟才梳完。类似于这样的就是孩子爱完美的体现,其实并不是坏事,她会执著地一直到自己满意,这份坚持也不是人人都有的。所以和孩子对话的时候,首先要看到事件背后好的一面,加以表扬,然后找周末的早晨,自己示范给她看,让她来评价你梳头的技术,从中知道她想要的结果。根据这个最后她满意的结果,教她怎么样又快又好的方法。
我会说,面对这种情况,在大人不在的情况下,孩子会磨蹭得更多。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放松的周末,给她无尽的时间,让她磨蹭个够。可以花上几个周末,就让她有足够多的时间梳头,而我们也不催她。要记住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坚持度也是有限的。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就算再有兴趣,也会慢慢地觉得梳头没有这么有意思了,慢慢地也就动作快了。
第四,事先安排好活动,过了时间就取消下一个行动。
把一些你认为她比较磨蹭的事情排在两个她有兴趣的事情当中,或者就是开始是磨蹭的事情,后面加她喜欢的活动,并且要给孩子重点强调那个有趣的事情是在磨蹭事情的后面,而且过了时间就会取消这个节目,这样也会间接地意识到自己动作太慢而错过了。接下去把这个有趣的活动后面排上一个她喜欢磨蹭的事情,在时间表里要不停地这样循环,看看孩子到第几个开始不会错过好的节目,动作会开始快起来。
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我从来都觉得与其打骂,不如我们自己动脑筋想想办法,一来可以避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不愉快,二来可以让我们不用伤肝上火,三来可以让孩子在没有责备的过程中顺利地赶走这些小磨蹭。我一直认定,教育方法要循序渐进,而不是强制要求。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习惯,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