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机沟通,会让育儿更顺畅
很多妈妈对我说:“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不听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道理讲了他也不听,那怎么办?”“感觉带孩子好累。”这些话我时不时就可以听到。每每这个时候,我的朋友还会来一句:“你怎么都没有这些牢骚?”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其实都相通的,只是每一个孩子的表现方式不同。又因为每一个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也会导致孩子的不同发展,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通过不断犯错误来认知这个世界,学习在这个地球上的生存法则。所以,请父母亲们学会正确地爱你的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听进去你的话,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条件的。有些话在一种场合说,孩子未必会听,但是换一种场合,孩子就会听,为什么呢?有些话平时说孩子就是不听,但是换一种情况,再述说同一个问题,孩子就很容易接受,为什么呢?有些话当妈妈说的时候,孩子觉得刺耳,但是当爸爸用另一种方式说出来,孩子又听进去了,为什么呢?这都源于时机教育的恰当运用。
就好比,孩子不爱刷牙,于是心急的妈妈就对着孩子说:“好好刷牙,不然牙齿都让小虫吃完了。”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听不到心里,更不会去执行。那么换一种方式,把孩子不爱刷牙的事情放在心里,在晚上讲故事的时候,挑一本关于牙齿的故事。让孩子在书本中演绎一遍牙齿旅行记,这个时候,再告诉孩子为什么我们要好好刷牙,然后就可以静静地看孩子的表现了。在孩子刷牙的时候,我们可以提一下故事里的人物,让孩子正视自己的刷牙问题。
就拿豪豪来说吧,有一天,我们开车的途中,看到一个少年在大太阳下举着广告牌站着。豪豪好奇地问我:“他为什么要站在大太阳下呢?他不怕晒吗?”我答:“他也怕热,但是这是他的工作。”于是,我慢慢地给他解释。我先让他观察这位少年的穿着打扮,让他猜想少年的年龄,然后让他知道什么叫兼职。我引导他了解少年为何要在大太阳下打工。豪豪问:“那他们家很穷吗?”我说:“那不一定,他只是想用自己赚的钱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豪豪说:“那为什么不能让爸爸给他买呢?我爸爸都会给我买玩具。”我说:“是呀,那你说说为什么他不要他爸爸给他买玩具,而是要顶着大太阳努力工作呢?”豪豪想了一下,突然说了一句:“那我也不要爸爸给我买玩具了。”他是否真的明白我要阐述的道理,暂时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我知道这是引导他独立依靠自己的一个时机教育。而且一路上,他都很有兴趣地在与我讨论这个少年,只有这样,他才会去思考,才会听我说。
有时候,孩子做错了事情,让我们很无奈。当下,我们说:“你这样不对,你不能这么做。”孩子会觉得妈妈很吵,很讨厌。他的叛逆心理就会自然地排斥我们的好意。要知道,孩子还不懂什么叫善意,什么叫为他好。他的感觉就是妈妈总说我不好,我不喜欢这样。
前几天,我们在小区游泳。游泳池里有很多散落的球,豪豪很喜欢玩球,捡了一个棒球玩了一会儿,回家的时候,他还不肯放手,想带回家。我说,“这个球是你的吗?”他答:“不是,但是这个球没有人要。”“那这个球也不是你的呀?”豪豪依依不舍地把棒球放到水池边,然后问我:“为什么没人要的球,我不能带回家。为什么你说流浪猫可以?”我一时没有想到他会说到流浪猫,想了想才说:“嗯,这是个好问题。妈妈觉得,不管是什么,球也好,猫也好。我们首先都不能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走成为自己的东西,对不对?但是为什么流浪猫妈妈允许你抱它回家抚养呢?因为猫和我们一样,有感觉,要吃饭要睡觉,需要人去照顾它们。我们带猫回家,给它洗澡喂它吃饭都是帮助它更健康地生活,但是这只猫并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是暂时照顾它呀。你记得我们有写一个纸条放在捡到猫的地方吗?就是告诉猫的主人怎么找回她的猫呀。”豪豪眨眨眼,一边脱衣服洗澡一边还在和我讨论:“那树枝捡到可以带回家吗?”我笑了笑,赶紧转移了话题。
孩子对很多问题还没有分析的能力,何为好,何为不好,何为可以,何为不可以,这些在你眼里错的事情,孩子其实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愿意听、愿意问、愿意和我们讨论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个时机,好好地教育孩子,至少要表达出你的意思,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消化。这就是时机教育。
平常多一份宽容,抓住时机多一份沟通,会让你的育儿更为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