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三个坚持

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三个坚持

很多爸爸妈妈希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很怕孩子将来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通过让孩子自己玩,让孩子自己睡,让孩子自己吃饭,等等,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果孩子粘着妈妈,或者是要妈妈陪睡,妈妈就非常担心了,生怕这会伤害孩子的独立性。那么,很多家长不禁会问,到底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抛开吃饭睡觉,我们又怎么从生活的小事情上去训练孩子的独立性呢?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三个坚持。

第一个坚持,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所做的事情,都应该坚持让孩子和你一起做,一起承担。

比如说,我每次带豪豪去买菜买东西的时候,他要的东西或者是买给他的东西,我都会和我的物品分开来装。而他的东西就是要他自己带回家,放回他自己的房间。这不仅让他觉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再者也让他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做家务的时候,我会让豪豪一起帮忙。划分一块区域给他,或者让他帮忙收拾书本、玩具之类的事情。总之,我们和他在一起做事情的时间,他应该参与进来。在我们做家务的时候,不要让他看电视或者打电脑,因为他会习惯地看着你劳动而无动于衷。

有人会说,他帮忙只是帮倒忙,还不如我自己一个人做事情来得快。这里我想告诉你一句话,辛苦一时的教导换来一生的好习惯!教孩子做事情肯定是辛苦而且烦躁的,因为他不会按常理出牌,可是正因为这样才需要我们的教导。你若不教他,只顾自己一时的方便,那么他就会从不会到不愿到最后的啃老。所以我们宁可辛苦这几年也要把孩子教会自己动手,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成果的快乐。

第二个坚持,坚持培养他说一句话,那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中国的时候,豪豪对别人的帮忙总是固执地说,我自己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很多父母亲都觉得孩子太小,喜欢这个帮忙那个帮忙,这样帮忙,那样帮忙。每次豪豪偷懒的时候,我就会对他说,妈妈的事情妈妈自己做,豪豪的事情也应该豪豪自己做。坚持这样对他说,让他有一种意识就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这也是一种培养他不依赖他人的习惯。在遇到生活中的小事情的时候,我们确定孩子有能力自己完成的时候,就要鼓励他坚守他自己做事情的原则,告诉他怎么去做或者可以示范。

第三个坚持,对外界的干扰要坚持自我的教育方针。

这次回国我感受也很深,父母亲的干预、孩子的不同待遇都让我对《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深有体会。老人对我们这样的自我教育比较反对。当我们觉得孩子可以自己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老人会说,算了,这么磨,还不如我自己做得好。很多时候我都发现,豪豪自己习惯做的事情到了国内就不做了,他会学着小哥哥的样子让我的父母亲帮他做。

就好比,豪豪从来都是自己走路的。刚回国的时候,和老同学去爬山,同学还担心豪豪不能爬山就一路跟着打算抱他。可是他全部自己爬上山顶并走下来。同学说,你儿子太厉害了。后来豪豪和哥哥一起出去玩,哥哥没走两步就要外公抱,豪豪看到了也要外公抱,外婆怕孩子在马路上闹会出事情,就背着豪豪。开始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有一次出去玩的时候,豪豪看到哥哥让抱,就让我背他。我奇怪地看着他,开始说,妈妈不会背。后来他缠着外婆,这让我很生气,很严肃地说,如果你要去玩,就自己走着去,不然你就不要出去玩。豪豪很委屈地看着我,心不甘情不愿地跟着我走。

在外面旅行的几天,此类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我内心能够感受到豪豪的那份委屈。不过后来豪豪也不再要求了,只是乖乖地拉着我的手。有的时候我也会用鼓励的方法对豪豪说,豪豪走路很厉害的,看看我们谁走得快。总之,面对这类情况,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化解,而不是应了他的要求。

以上的三个坚持给父母亲们做一个参考,我一直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育儿也应该有一个正面积极的育儿观。无论我们的大环境是怎样的让你悲观,对孩子还是要保持一个乐观的教育,事事从孩子的未来出发,遇到任何阻碍孩子发展的事情,都应该坚持自我,因为孩子的未来和我们的教育观念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