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人造天才

千万别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人造天才

一次跟朋友聊天,听朋友说她给4岁儿子报了无数个兴趣班,包含体操、钢琴、跳舞、围棋、羽毛球、游泳、骑马、中文、算术等。一打电话,她便说,我现在忙得很。孩子要读书,要上课,哪有时间玩。我以前觉得我挺会给豪豪报兴趣班的,从游泳和体操开始,还尝试过骑马课、溜冰课,等等,到现在剩下的课程有功夫和跆拳道,以及游泳、棒球、足球,也算比较忙碌的一个妈妈了。

以前,我也深思过,这样撒网式地让孩子学习好吗?而在这些课程的尝试过程中,也渐渐地领悟到有些兴趣课也只能是试试而已。反观我现在的这位朋友,她对她儿子的各门兴趣课都有着很严格的要求,要高出别人很多。我从未有过这种想法,只是抱着让孩子去体会一下的心态,看看他最终的兴趣和天赋在哪里。

要不然,也不会游泳课坚持上了五年,进步的速度和蜗牛有的一比。好在,尽管如此,我却还挺乐呵,反正迟早有一天他肯定能学会游泳,这么坚持去上课,身体素质倒是好了不少。我仔细回想了自己给豪豪报兴趣班的心态,基本上就抱着玩的心态,很多只是尝试了几堂课就停了,总觉得孩子的兴趣更多的在运动上。棒球和足球是他强烈要求去上,功夫和跆拳道是他说他喜欢的。只有游泳是我跟他说,这是生存的一种技能,我们还是要坚持学完了,学多久都没有关系,只要坚持就行。

朋友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现在有时间学多点,等以后上学的功课繁重了,就没有时间学这些东西了。现在,她的孩子很优秀,各方面都比同龄的孩子要突出。虽然,我们总也质疑她的教育方式会不会累坏了孩子,不过她总有她的道理。我会觉得如果孩子是个学习天才,不管学什么都轻松,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但是,现在更多的孩子其实是人造天才,是父母亲逼迫的优秀。孩子早期的优秀,虽然做父母的感觉很骄傲,其实到头来,并没有实质意义。

曾经有段时间,提倡莫扎特的音乐胎教法,于是大家跟风似的每天连续播放着,目的只是为了培养孩子在胎儿期就成为一个天才。然后从出生后,开始认字,学写字,不是有人洋洋得意地高呼,我的孩子认识千余字吗?再接着上多种语言班,各种兴趣班,接二连三地给孩子报名,孩子似乎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件事情,我们问过孩子是否愿意吗?

上课的时间毕竟还是短暂的,上完课了不能说这个兴趣课就这样了,更多的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把兴趣班的上课内容不断地温习、练习。在业余的时间,父母和孩子花费了几十倍的精力在回顾上课的内容。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表现优秀呀,不然他的神速又是怎么来的呢?

一个凡事较真要强的孩子,抗压力几乎没有,若是以后遇到点事情,你让孩子怎么去处理这种负面的情绪呀?别天真地以为这个世界就我的孩子最厉害,其实人生是一个慢慢成长的过程,把一个孩子教育成人造天才,父母要花费多大的心力,要舍得多少自己的时间,要牺牲掉孩子多少快乐。每天都在面对学习,不停地学习这个,学习那个。他内心里真的不羡慕别人可以快乐地玩吗?

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人造天才,孩子更多的是一个有着幽默头脑的小捣蛋,是一个有责任心的讲道理的小人儿,是一个看似没心没肺却总是让你感动的小贴心,是一个能让自己快乐还还能让周围人快乐的开心果。

天才与否,谁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