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痉增效法
根据经方扶阳派的三层表里观,人体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相对于细胞为表,相对于循环系统为里,故为六经辨证之半表半里。由于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具有在细胞和血液循环之间传导信息和物质的作用,故对表和里有很强的调控作用。作为半表半里的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其病理改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病理产物和致炎因子的堆积为主要矛盾,宏观层面可表现为以胸胁苦满、寒热往来、脉弦为主的少阳病;另一种是细胞间基质-纤维系统功能低下、挛缩,以物质和信息传导障碍为主要矛盾,宏观层面可表现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四肢厥冷等厥阴病表现。但无论是基质-纤维系统病理产物堆积为主要矛盾的少阳病,还是基质-纤维系统功能低下为主要矛盾的厥阴病,均存在筋膜系统的挛缩现象。前者为病理产物刺激所致的挛缩,后者为功能低下导致的挛缩。需要注意的是,基质-纤维系统在人体分布甚广,挛缩及病理产物的堆积既可表现为全身,也可表现为局部,故临床表现及所涉及的病种多种多样,绝不可仅仅局限于《伤寒论》所记载的少阳病、厥阴病的具体条文,否则将大大限制临床应用。临床实际中,必须以脉为凭。凡左关脉出现沉、细、弱者,均从厥阴论治,以乌梅丸、吴茱萸汤为主方;凡左关脉出现弦、滑、数、实者,均从少阳论治,以柴胡类方剂为主。筋膜挛缩,对内可影响细胞营养和能量的获得,导致细胞功能低下,同时又会因细胞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刺激,出现热证等表现;对外,因不能及时把细胞代谢产物炎症因子排入血液,可导致循环系统所受刺激不足,而循环功能低下,会出现脉细欲绝、四肢末梢厥冷、血细胞减少等表现。出现这种情况时,纵然应用的经方抓主证正确,但若未同时解决筋膜挛缩的问题,疗效也不会很好。此时,就要用到解痉增效法,在对证经方的基础上,加用缓解半表半里痉挛的治法,就可使之前对证的经方获得预期疗效,甚至使疗效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