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阳增效法

(三)通阳增效法

根据经方扶阳派三层表里观,心脏及血液循环系统属表,为太阳和少阴的部位。太阳病为血液循环系统功能异常,在分布上又以体表、消化、泌尿系统微循环、皮下组织、上皮组织及相关腺体为主。凡这些部位循环、腺体分泌异常者,均可能为太阳病,具体表现为无汗、脉浮、身疼、自汗、小便不利、下利等。但即使具有和上述症状完全相同的表现,若同时伴有血液循环功能低下则为少阴病,就必须采用以附子为主的少阴病治法,解痉通阳法方可取效。

但我们必须明白,循环系统绝不局限于体表,事实上,人体任何器官、组织,均必须有血液循环的供应,也都可以借鉴太阳病或少阴病的治法。血液循环改善,则相应的筋膜系统及细胞机能均能间接受到激发,为对证经方的取效及增效创造条件。相反,若血液循环通路未打开,徒然去激发细胞或筋膜功能,就有可能导致代谢产物增多而排出不畅,形成虚者更虚,实者更实,虚不受补的局部炎症状态。

具体应用上,除了明确的表证外,如存在日久不愈的疮疡、恶性肿瘤、顽痰水饮、死血死肌等,均为西医学多种器质性难症、绝症的病理基础。应用麻黄、桂枝、芍药、生附子、细辛等通阳药物,可打开凝结,导入阳气,恢复气化,是对证用方基础上增强疗效的不二法门。尤其是麻黄,正如徐灵胎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所言,“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之处,此能无微不至”“以其迅捷之性,温通阳气,气通瘀散,则其病可去”。临证之时,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