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外祖父同叫一个名字

1.他和外祖父同叫一个名字

20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泰晤士河从伦敦城外流过,欢快的河水在秋阳的映照下一路撒欢,奔流不息。

1791年9月22日,对伦敦城南风光宜人的萨里郡纽英顿镇来说,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日子。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然像往日一样,干着他们在秋天里应该忙碌的农活:打场、翻地、播种、收获……

唯独镇上一个铁匠铺里显得不同一般。铺子的主人叫詹姆斯·法拉第,他的手艺有绝招,因此远近闻名。他的活整天都干不完。

突然,一个稚气未脱的姑娘气喘吁吁地向铁匠铺跑来:“爸爸,妈妈叫你,让你赶快回去,她快……”

还未等小姑娘把话说完,詹姆斯·法拉第就明白了:尽管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女儿和儿子,但家里又要添一个吃饭的人了。女儿是受妈妈委派特意来叫他回去的。

詹姆斯·法拉第拉着女儿的手,三步并作两步地往家里奔去。刚到家门口,“哇”的一声婴儿啼哭告诉詹姆斯·法拉第,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来到了人世间。

此时的詹姆斯又喜又忧。喜的是婴儿总算是平安地降生了,忧的是家里又多了一个人吃饭,这无疑给家里增添了负担。但此时此刻,尽管詹姆斯·法拉第又忧又喜,然而还是喜多于忧。

只见他小心翼翼地跨进门槛,生怕把刚出生的婴儿惊动了似的。詹姆斯来到妻子床前,深情地望着农家出身的妻子玛格丽特那张疲惫、苍白的面孔。

妻子朝他笑了笑,告诉他又是一个男孩,并委婉地说自己也一切平安。此时,詹姆斯吊在心上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詹姆斯·法拉第爱子如命,立刻把目光从妻子的脸上转向睡在妻子身边自己的小儿子身上。

看着新生儿子那张毛茸茸的可爱的小脑袋,詹姆斯·法拉第心里不由得升起一股柔情。铁匠终于举起了长满老趼的手,不由自主地拍了拍自己宽阔的额头,会意地笑了。他意识到,这个盼望已久的小儿子的平安出世,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

詹姆斯·法拉第住在约克郡乡下,是一个乡村铁匠。他平时待人和气,打制的铁器十分精巧,深得乡下父老乡亲的尊重和喜欢。

在他25岁那年,上门提亲的很多,他唯独爱上了一个纯爱尔兰血统的姑娘。她的名字叫玛格丽特。

结婚不久,他听别人介绍说,伦敦城里城外马蹄嗒嗒,车轮滚滚,家家铁匠铺生意兴隆。凭詹姆斯·法拉第的人缘和娴熟的打铁手工技艺,可以把事业做得兴旺发达,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詹姆斯·法拉第听从了朋友的劝告,带着新娘玛格丽特,告别父母,来到伦敦城南萨里郡纽英顿镇上。

开始,詹姆斯对前途充满了幻想和希望,他相信自己能用勤劳的双手把生活安排得舒心愉快。谁知来到这里,生活和约克郡乡下没什么两样,度日艰难,吃不饱,穿不暖,仍然是一无所有。

这时,詹姆斯·法拉第在想,给刚出生的婴儿取个什么名字呢?他和妻子思前想后,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为了让玛格丽特能经常想起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小时候的关照和厚爱,决定给儿子取名为迈克尔。这是为了纪念他的外祖父——玛格丽特的父亲,因为他也叫迈克尔。

后来,詹姆斯·法拉第一家在纽英顿镇上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在迈克尔5岁的时候,举家迁到了伦敦城里曼彻斯特广场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

这户极为贫苦的人家住不起好房,只得在一幢楼的二层租了房子。一开门,正对着的是一架摇摇晃晃的楼梯。沿着这架楼梯才能到院子里去。楼下是房东家的马车库。一天两次,每当马车进出,楼房都会颤颤悠悠的,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尽管这里的环境不算安静,但搬进来的詹姆斯·法拉第一家兴奋极了。这毕竟是他们在伦敦城里安的第一个家啊。家里主要靠父亲打铁为生,虽然条件艰苦,但迈克尔和哥哥、姐姐,以及刚出生的妹妹相处得十分融洽,整天有说有笑的。

要说最高兴的,恐怕要数迈克尔的母亲玛格丽特了。她特意从街上买来鲜艳的印花布,用灵巧的双手做成一个十分精致的窗帘,挂到了临院子的窗口,屋里顿时显得宁静高雅。

虽然窗帘好看,但它终究挡不住窗户外马的嘶鸣声、车夫的吆喝声,尤其是挡不住楼下牲口粪便发酵后那臭不可闻的酸气。这里的居住环境太恶劣了,然而对詹姆斯·法拉第来说,这是他的又一个新家,一个在城市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