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太阳都是鲜活的
2.每天的太阳都是鲜活的
他们壮游欧洲的第一站是法国。1813年,英法两国正处在战争状态。拿破仑把在法国国土上的英国人统统当做不受欢迎的人抓起来。这是一种十分不友好的举动。当时作为英国科学界代表人物的戴维教授,竟然把旅游的第一站选定为法国,实在叫人担心和不敢相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拿破仑——这位从炮兵学校毕业、军官出身的法国皇帝特别批准了戴维教授一行入境,后人猜测,这可能与他一向以科学保护人自居有关吧。
此次旅行,对迈克尔·法拉第来说,一切都是新的。长期生活在英国本土的他,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高山、大海。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大世界,深奥无比,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去认识它,了解它。更何况,眼下他是以一个科学家助手的身份来到这里的,可以想象得到,此刻他是何等的喜悦和兴奋!
迈克尔·法拉第从小就立志当一名科学家。作为科学家,观察、认识世界是他的第一能力。使命要求他必须学会细微地观察,冷静地分析,客观地记录。于是,作为戴维教授的助手,迈克尔·法拉第壮游欧洲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心去写观察日记。
秋高气爽,每天的太阳都是鲜活的。今天早晨开始了我生活的新纪元。在我的记忆里,过去我从来没有离开伦敦十一英里以上……在目前这个时刻,来到了一个敌对的国家,这真是奇特的冒险……可是,好奇心本来就常常要招致这样巨大的危险。
迈克尔·法拉第一行3人坐着戴维教授的马车走了两天,来到普利茅斯港。他们把马车装上船,横渡英吉利海峡,到法国的莫尔列登陆。一路上,他们经受了盘问、等待、检查之苦。最后他们终于重新坐上了戴维的马车向巴黎前进。
一路上,细心的迈克尔·法拉第除照顾戴维夫妇以外,对海关的拖延、旅馆的饮食以及沿途的景色,都在日记中作了详细的记载。他记下了法国马车夫穿的过膝的长筒靴,记下了和马车跑得一样快的猎狗似的法国小猪。最值得一提的是,他记下了一天晚上在田野里见到的一种萤火虫,他还以为这是他自己的新发现呢!
10月29日,他们终于到达了渴望已久的目的地——巴黎。他的日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我到了这里,再没有比这更不幸、更叫人生气的了。我住在巴黎的中心。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霓虹灯扑朔迷离,真有一种异国他乡的韵味。
看来,迈克尔·法拉第有些想家了。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对身边事物的观察:
在住房的内部装修上,玻璃和大理石这两种美丽的材料,法国人比英国人用得多。总之,法国人住房华丽,英国人住房舒适。法国人住房精雕细琢,英国人住房洁净素雅。法国人住房是给人看的,英国人住房是给人享受的。
迈克尔·法拉第跟着戴维去参观卢浮宫。这位受到柯勒律治称誉有可能成为“当代第一大诗人”的戴维爵士,面对无数艺术珍品,稀世瑰宝,却无动于衷,只是发表了一句感想:“这些画框多么精美,真是少有。这些油画多么精美,真是少见。”然而迈克尔·法拉第却感慨良多。这里珍藏的艺术品,举世无双,令人赞叹不已。
一晃,戴维爵士和迈克尔·法拉第来到巴黎近一个月了。这一段时间,法拉第的主要任务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11月3日清晨,戴维告诉法拉第,今天有两位长者来造访他,让法拉第猜猜是谁。
法拉第猜不出来。
不一会儿,戴维说的那两位长者到来了。他们是大名鼎鼎的安培教授和化学家、物理学家盖·吕萨克(1778—1850)。
双方在相互认识之后,迈克尔·法拉第看见他们从身上掏出一种紫黑色的东西,亮晶晶的像金属,但分明又不是金属。
盖·吕萨克介绍说,这是两年前由法国化学家库尔图瓦(1777—1838)研究海藻时提炼出来的物质。这种物质加热的时候会冒出一种紫色的气体,像氯气一样刺鼻,而且带有氯气的性质。难道这里面含有氯吗?库尔图瓦、盖·吕萨克等法国科学家对这种神秘的物质进行了研究,但一直未能弄清它的成分是什么。
一种神秘的物质,而且是紫黑色的,加热时冒出的是一种神秘的气体——那是帝王的颜色啊!谁也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东西,这是一个多么需要人去解开的科学之谜啊!
夜深了,戴维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起身邀请法拉第,一起来研究这种神秘的物质。法拉第兴奋极了。要知道,法拉第是以助手的身份陪戴维来巴黎的。能够对一种至今世界上还不知道它是什么的物质进行研究,这是他莫大的幸运。
系统研究开始了。白天他们在实验室里工作,晚上继续挑灯夜战。没过几天,结论出来了:这种神秘的紫黑色晶体冒出来的紫色气体,就是它自身的蒸气。它虽然有氯气的性质,并不是因为它含有氯,而是因为它本身也是一种元素,而且这种新元素和氯是属于同一类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研究结论,12月1日,戴维带领法拉第用当时时兴的鉴别化合物和单质的最好办法——电解法,对安培带来的这种物质进行了化验检测。结果证明:安培带来的这种物质不能电解,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单质物质。从此,一种新的元素诞生了。戴维给它取名叫“碘”(“碘”字在希腊文中就是紫色的意思)。
从碘的发现中,法拉第受到了启迪。他写下了这样的日记:
在司空见惯的、大家非常了解的物质中,居然发现了新的元素,这对于现代化学家勤于探索的头脑,无疑是一种刺激。这证明,即使在公认的已经完全了解的科学部门中,科学也还是处在不完善的状态中。
法拉第从碘的发现和命名过程中受到了激励。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亲身参与伟大的科学发现。
原来,一种新的发现,一门新的科学,在戴维头脑里就是这样产生的。法拉第窥见了科学研究和发现应具备的精神和秘密。此时,他暗暗地想,科学研究、探索宇宙奥秘,对于他已不是遥遥无期了。
眼前,法拉第深深感到戴维教授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戴维的胆略和干劲深深地印在法拉第的脑海里,他决心向戴维学习,在科学的试验田里不畏劳苦,辛勤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