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5.科学实验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法拉第和他的老师戴维教授已相处10年了。法拉第从发现“电磁转动”到发现液态氯和气体液化的新方法,一下子在欧洲出了名。巴黎的科学院已经先聘他为通讯院士。然而他在伦敦仍旧只是皇家学院实验室的一名助手。处于他那样的地位,只有唯命是从的份儿。在19世纪的科学界有这样一个规矩:教授的吩咐就是命令,助手的成绩应该首先归功于教授。本来,“液态氯”是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可是戴维教授在让法拉第宣读论文时,只强调了他本人是这次研究工作的发起人。

戴维这样做是很自然的。这并不是因为他为人刻薄,强抢功劳,只是因为他是主帅,法拉第是小兵。滑铁卢战役大败拿破仑,英国举国欢庆,歌颂统帅威灵顿公爵的英明伟大,谁还记得那些冲锋陷阵的士兵呢?对于这一点,法拉第给予了极大的理解。毕竟,戴维教授是法拉第的老师、保护人和恩人嘛!

进行科学研究成功之后,除了经常发生“功归何人”的争执之外,有时还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甚至是对生命的考验。

自从法拉第取得气体液化的成果之后,他对做实验就像当年读书一样着了迷。有一段时间,法拉第整天埋头在实验室里,到了吃饭的时候,也不走出实验室。妻子萨拉不得不把饭送到实验室里来:“迈克尔,吃饭了。”

“好,好。”法拉第嘴里答应着,身子却一动也不动。

萨拉看了他一会儿,轻手轻脚地把盛着饭菜的大盘子端到了法拉第的面前。盘子里装有面包、菜,还有汤。只见萨拉把盘子放在实验桌上说:“吃吧,迈克尔,看你像个孩子,这么着迷。”

法拉第边吃边干,吃完后接着干。有不少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是用鲜血换来的。迈克尔·法拉第把那些绿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气体封在玻璃试管里加热,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尽管法拉第小心翼翼,但还是三天两头有试管爆炸。

就在上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法拉第做实验时就发生了一起爆炸,炸伤了他的眼睛。一只他正在做实验的试管炸得非常猛烈,玻璃碎片像手枪子弹一样,穿过玻璃窗飞了出去。一个星期过去了,现在他好多了。他的视力在渐渐恢复。记得开始时,他的眼里满是碎玻璃……

当时经医生检查,13片碎玻璃飞进了法拉第的眼睛。后来碎玻璃取出来了。他的眼睛上缠着绷带,不能看东西。那些日子,尽管法拉第没有做实验,但他一点儿也没有停止思考。他想起了在里波先生铺子的楼上第一次做化学实验的狂喜,想起了第一次走进皇家学院讲演厅时的激动,同样他也想起了与他的老师戴维教授一起做化学实验的日日夜夜。当时,戴维教授还没有当皇家学会会长,他和法拉第一起做实验。

经过10年的时间,法拉第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科学家了。眼下他最需要的是独立的科学研究,需要的是别人对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