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偶像——戴维教授

2.心中的偶像——戴维教授

汉弗莱·戴维出生在英格兰西南角一个叫彭赞斯的地方,他的父亲是一个木雕艺人。戴维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是勤劳善良的妈妈把他养大的。

戴维从小聪敏过人。他和法拉第一样,也是学徒出身,不过学的是药剂师行当。这是外公和母亲给他安排的生活道路。然而戴维却有自己的想法。从自己开始当学徒的那一天起,他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学习计划,里面开列有数不清的学习科目,光是语言就有7门——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和希伯来文。当时,才十几岁的戴维,定了这样一个庞大的学习计划,由此可见,戴维是不甘心在家乡当一辈子药剂师的。

戴维最感兴趣的是化学,他悄悄地研究化学,决定长大后成为一名化学家。戴维研究化学首先是从研究光和热的现象开始的。他只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他发现了用冰互相摩擦,能融化冰,这为热运动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一天,戴维把自己的发现写信寄给了布里斯托尔的名医贝多斯教授,教授看到戴维的实验结论,十分信服。于是他在创办克利夫顿气体疗养院的时候,邀请戴维出任气体疗养院院长。当时戴维还不满20岁。

当时戴维做的第一个实验是:继续析测英国著名化学家普里斯特利(1733—1804)发现的名叫“笑气”的一氧化二氮气体的存在。他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在实验中,戴维发现吸了这种气体之后,会不由自主地发笑。

有一次,戴维做实验时,刚好牙龈肿胀,疼得难受,他猛吸了三口这种“笑气”(笑气在医药上被当成麻醉剂使用,是美国牙医威尔斯在1844年首创的,比戴维的发现晚了40多年)。突然,他感到胸部震颤,手脚抖动,在“咯咯”发笑的同时,牙龈一点也不疼了。

“笑气”实验使戴维名声大振。克利夫顿气体疗养院的天地太小了。他终于被介绍到了伦敦。1801年2月他来到了英国皇家学院的所在地——艾伯马尔街21号。

当时掌握英国皇家学会实权的理事会秘书伦福德伯爵想起来了,早就有人向他推荐过戴维。他怀着十分友好的态度,欢迎了这个才刚满22岁,同时还带有点彭赞斯乡下气味的毛头小伙子。戴维个子不高,但身材匀称,动作机敏,真诚坦率,很讨人喜欢。

为了检验戴维起初的水平,他安排戴维做了一次试讲。

只见年轻气盛的戴维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伦福德伯爵双目微闭,但是戴维一开讲,伯爵就被吸引住了。戴维讲话的速度比较快,然而用词准确精当。如果能将他每次的讲课内容记录下来,那就是一篇十分精彩的文章。伦福德伯爵越听越高兴。戴维刚一讲完,伯爵就喜不自胜地站了起来,对一起来听试讲的人说:“皇家学院的一切统统都应该归他调遣。”

从此,戴维先被任命为皇家学院助理化学讲师,同时兼任实验室主任和出版部助理。后来他又得到了皇家学会会长兼皇家学院院长约瑟夫·班克斯爵士的器重,把他从彭赞斯调到首都伦敦,跻身于英国科学界的巨子之列。

1802年5月的一天,繁花似锦,对戴维来说,是他终生难忘的日子,23岁的他被任命为皇家学院化学教授。之后,他像一颗耀眼的明星,迅速升起。1803年,不到25岁的戴维就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两年之后,又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的最高荣誉——柯普莱奖。

戴维到皇家学院不久,伦福德伯爵就去法国巴黎定居了。此时的戴维实际上成了皇家学院的灵魂。由于他的努力,皇家学院成了英国的科学中心。如今他才33岁,就已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声誉。他对氯气的研究,他所发现的钠、钾都给科学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法拉第从报纸上、书上,以及别人的谈话中了解到戴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敬佩他。他为什么把戴维当成心目中崇拜的偶像?法拉第在以后的回忆中曾谈到过这件事:戴维同样出身卑微,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靠勤奋和天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这是值得自己永远学习和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