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会永远闪光的
6.是金子会永远闪光的
法拉第平易近人,待人谦和,他的科学研究成果举世公认,他的人格也常常被人引为楷模。他不仅属于英国,而且属于全世界。1855年12月25日,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来到皇家学院,他们是专程来听法拉第的圣诞节演讲的。
今天,法拉第依然和往日一样平静。他没有刻意去修饰打扮自己。如果说多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严肃的脸上多了几丝笑容,原因在于今天台下坐的是一位女王的丈夫和他的两个儿子。
法拉第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金属》。43年前,戴维曾经讲过这个题目,也是在这个大厅里,就站在法拉第现在所站的地方。不过,那时法拉第是以一个订书匠学徒的身份来听戴维讲课的,他像一个渴望知识甘霖的学生,全神贯注地听着,记着。今天法拉第再次演讲这个题目,自然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已经过去的一切。法拉第演讲善于以情感人。3位王族成员也被感动了,他们起立,鼓掌,对法拉第的演讲表示崇敬之情。14岁的王太子给法拉第写来了一封信:
迈·法拉第先生:
你的演讲极其有趣,我听了很有收获,谨向你表示感谢,我完全知道这几次演讲的内容十分重要。我希望遵循你对我们的教导,在走出讲堂以后继续学习。我为在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能够得到你这样杰出的学者的帮助感到十分荣幸。我向你保证,我将怀着极其愉快的心情,永远珍惜这一宝贵的回忆。
阿尔伯特·爱德华 谨上
谁也没想到这位青年王子对化学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3年以后,他来到爱丁堡大学读书,选择的专业就是化学。看来,这位青年对化学如此情有独钟,不能不说是受了法拉第通俗科学讲座的影响和感染。
青年王子阿尔伯特·爱德华自从到英国皇家学院听了法拉第的演讲之后,法拉第的名字就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他。从此,他走过了一条学习、研究到推崇法拉第精神的道路。他了解法拉第贫寒的家庭处境,也了解他的科学成就。他钦佩法拉第天生倔犟、不图虚名、不愿意被封为爵士的性格,也了解他甘作人梯、求真务实、注重实验研究的严谨治学态度。他还了解到法拉第至今依然居住在皇家学院的楼上,急需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这位亲王琢磨着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改变法拉第的生存空间。一次,阿尔伯特亲王专门向女王建议,鉴于法拉第对科学的重大贡献,一定要给他一幢房子作为对他的人格和科学成就的褒奖。女王欣然同意,立刻下令,把伦敦高级住宅区的一栋里里外外装修一新的房子拨给法拉第,准许他终生享用。法拉第开始是谢绝,后来实在拗不过,一直拖到1858年,才和萨拉搬进了漂亮的新居。照理讲,操劳清贫了一辈子的法拉第可以在这里安享晚年了。可他没有这样做,他胸中装的是科学和事业,许多实验还在等待着他去做。并且在皇家学院,还有许多他最忠实的听众期盼着他走上那马蹄形的讲坛。
40多年以前,法拉第在市哲学会作演讲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令人回味无穷:
自然哲学家应该是这样一种人:他愿意倾听每一种意见,却下定决心自己做出判断。他应当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对某一假设有偏爱,不属于任何学派,在学术上不盲从大师。他应该重事不重人。追求真理应该是他的主要目标。如果有了这些品质,再加上勤勉,那么他确实有希望走进自然哲学的宫殿。
40多年过去了,法拉第一直遵循着自己的诺言,沿着既定目标前进。他是有着“实验巨匠”称誉的物理学家、化学家、物理化学家,然而他最喜欢别人称呼他“自然哲学家”。他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在实验中形成那么多的正确认识,获得众多的重大发现,都是自己头脑里闪现的自然哲学思想支配和孕育的结果。他一生追求的目标除了归纳总结科学发现之外,同时还要从大量的实验数据中,归纳总结出鲜活的指导人们实践的自然哲学命题。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评价法拉第,他的“双重目标”都已经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