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是意志的磨刀石

3.艰苦是意志的磨刀石

这个时候,迈克尔的妈妈又给他们生了一个小妹妹,也取名叫玛格丽特,已经两岁多了。每天,迈克尔放学回家,照料妹妹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迈克尔的母亲是一位十分节俭的人,每次到市场上都是买便宜货。往往为了半个便士讨价还价,这样才能买回足够全家吃一顿、两顿的食物,这真难为迈克尔的妈妈了。

生活的沉重担子压得玛格丽特直不起腰来。每次她从市场采购回来,迈克尔看到的都是那张愁苦的脸,那只空空的口袋。此时的迈克尔比谁都明白:肯定是今天市场上的面粉又涨价了,土豆又贵了。至于肉食品,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了。

詹姆斯看着4个孩子越长越大,本应该高兴的,可是他的心却一天天往下沉。一来因为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二来随着孩子们长大,生活负担越来越重。曾记得,在乡下的时候,自己是一个铁打的硬汉,一天活干下来,仿佛算不了什么似的。眼下可不行了。铁锤握在手里,没抡几下,气都喘不过来了。但养家糊口的重担,逼着他必须干活,要不全家人的生计就没有着落了。

繁重的体力劳动,使詹姆斯·法拉第瘦得皮包骨头。他常常闹病,身体虚弱得连走路都没有劲了。到后来,他三天两头病倒。眼看铁匠铺无法再支撑下去了,最后不得不盘给人家。

妻子玛格丽特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尽管这样,她为了让丈夫能够安心养病,主动挑起了照顾全家的重担。

詹姆斯·法拉第心里明白,他暗暗地流泪,埋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每次看到妻子两手空空从集市上回来,看到骨瘦如柴的4个孩子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妻子时,他心如刀绞。

于是,他从床上挣扎着起来,强撑着带病的身躯跑到人家的铁匠铺去当帮工挣几个钱。但到了第二天就又病倒了。

可想而知,一个女人和4个孩子全靠一个病人养活,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他们除吃不饱、穿不暖以外,连房租都交不起了。实在没有办法,詹姆斯·法拉第只得向慈善机构求援了。这样,每星期詹姆斯·法拉第可以从慈善机构领到一份救济粮。其实,能分到迈克尔手里的只不过是一块面包。

这时的迈克尔已长到9岁了。一块面包对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来说一餐就可以吃完,哪能够吃一周呢?

妈妈为了让迈克尔能顺顺当当地度过一周,特意把面包切成14片。切完后她把迈克尔叫到眼前:“好宝贝,从今天开始,每天早上吃1片,晚上吃1片,不要多吃,多吃了,剩下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妈妈说着,眼圈都红了。

懂事的迈克尔看了看妈妈,点了点头。他和所有穷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样,格外懂事。他明白: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大家不都是这样过的吗?连小妹妹都能忍得住,自己怎么能忍受不住呢?他向妈妈微笑着点了点头:“妈妈,放心吧,我不会多吃的。”

好在这难熬的日子终于有了转机。此时,罗伯特已经长到了13岁,可以当学徒了。按照当地的习惯,长子是要继承父业的。罗伯特到了一家铁匠铺子当徒工。玛格丽特也长大了一些,妈妈又可以到有钱的人家去打零工了,从此家里又有了笑声。

几年过后,迈克尔也长到了13岁。于是,他离开了学校,像哥哥一样当学徒去了。不同的是,迈克尔学的不是铁匠。

一天,詹姆斯·法拉第领着迈克尔来到了布兰福特街拐角处里波先生的铺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