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入迷的迈克尔

7.入迷的迈克尔

迈克尔读书与一般的小朋友不同。他除了好奇以外,尤其喜欢思索。有一天晚上,里波先生见工作室里还亮着灯,猜得出又是迈克尔在聚精会神地读书。

果然不出所料,当里波来到屋内,只见迈克尔正坐在一本打开的书前出神。他一会儿伸出手指头比划,一会儿又把手指头点到嘴角自言自语。原来,迈克尔读的是《大英百科全书》和玛西特夫人写的《化学漫谈》。《大英百科全书》里讲的那些电的现象和玛西特夫人记载的那些化学实验迷住了迈克尔。

以前,迈克尔看书本上介绍过,拿一根玻璃棒在毛皮上摩擦几下,玻璃棒就能吸起纸屑。这就是电。

遇事喜欢问一个“为什么”的迈克尔亲自做过电的吸力的试验。可眼下他看到的不再是摩擦生电的故事,而是能把细微的电一点一点地储存起来,储存到了一定量的时候,电就会“啪”的一声放出一个火花的知识。这就是《大英百科全书》上记载的。对这种记载,迈克尔感到真是太有兴趣了。

这时,他还被玛西特夫人在《化学漫谈》里介绍的情况吸引住了:只要把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泡在盐水中,就可以制造出一个伏打电池,而且电将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把许多伏打电池串联起来,就能把水电解成氢和氧这两种气体。如果把这两种气体重新聚合在一起,顿时又会发出“轰”的响声。读到这里,迈克尔深深地感到化学真是太神奇了。

积存在迈克尔心中的许多疑团终于解开了。细心认真的他,把书上讲的每个实验重新做了一遍,没想到《大英百科全书》、玛西特夫人的《化学漫谈》里所讲的那些神奇的现象都真实地出现在了他面前。可是,谁能体谅他呢?一个穷学徒,到哪儿弄钱买药品、仪器来做这些实验呢?

贫穷像一块顽石拦在迈克尔的面前。意志薄弱的人在这块顽石面前一筹莫展,然而贫穷不仅没有使迈克尔意志消沉,相反却使他更加坚强。在他看来,贫穷是苦难,欢乐又往往蕴涵在苦难之中。

迈克尔最大的快乐是追求科学。休息时间,他常跑到药房里去拣别人扔掉的小瓶子,再花半个便士去买一些便宜的药品。然后,他一把抓起拣来的、买来的东西,兴高采烈地回到自己的小阁楼里安装起来,一个小实验室就这样诞生了。

有一天,迈克尔突然见到一个杂货铺里有大玻璃瓶子卖,中等大小的卖1便士,大的卖6便士。忽然,他眼前一亮,兴奋得差点喊出声来。原来他看到的这两个瓶子的大小正好同《大英百科全书》讲的贮电瓶和电机一样。如果能买到这两个瓶子,他就可以做出一套绝妙的电学实验仪器。

迈克尔脑海里立刻就有了自己的图样:架子做成正方形的,轴安在中央。此刻,他正陶醉在自己的遐想中。可当他把手插到了裤袋里,真是太遗憾了:裤袋里只有1个便士。当然这是他预料之中的事。

迈克尔用自己唯一的1个便士买回了两个小瓶子,照着书上画的样子做了1个电机,可是结果不理想。原因很简单,小瓶子容纳不下足够的电量。为了能买回那个大玻璃瓶,迈克尔不知熬过了多少星期才凑够了6个便士。

大玻璃瓶买回来了,迈克尔心里特别高兴,自己独个儿躲在小阁楼里做起了电机和贮电瓶的实验。

迈克尔做的第一个实验叫电学实验。他先在玻璃瓶里外敷上锡箔。充电以后,果真“啪”的一声打出了1个细小的火花。这哪里是火花,这是“雷电”啊。此刻,迈克尔庆幸自己不仅认识了电,而且还亲自制造了一次“雷电”。

迈克尔做的第二个实验是把锌放在盐酸里,他在认真观察后发现,盐酸里果真放出了能燃烧的气体。气体“扑”的一下燃烧起来,冒出了火苗。

实验成功了,迈克尔高兴得忘乎所以,手舞足蹈地唱着跳着,他忘记了自己在什么地方,也忘记了眼下已是午夜12点了……实验还在继续进行。

有一天,里波先生来到小阁楼里想看个究竟。他刚刚踏进门槛,就嗅到了一股难闻的气味,再看迈克尔的桌子上、床底下,横七竖八到处摆放着各色各样的瓶子和罐子。

里波先生看到迈克尔在这不大的斗室里大显身手。他一会儿抓起1个小瓶子,一会儿抓起1个大瓶子,身子灵巧得像玩杂技似的。奇迹果真在他手里出现了,红的变蓝,蓝的变红,烟雾火花,响个不停。

里波先生虽然对迈克尔做的实验了解不多,然而有一点他弄明白了:迈克尔着魔了。他那双明亮的眸子里放射出奇异的光彩。一个应该贪玩的孩子,在还充满童真的岁月里,他忘记了玩耍。不信,你看他炯炯有神的双眼,充满了自信,这不是他对科学着了魔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