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古今诗文集粹 旧体新韵》简介
《静宁古今诗文集粹 旧体新韵》这本书是由.侯立文著创作的,《静宁古今诗文集粹 旧体新韵》共有89章节
1
静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总顾问:王晓军 顾 问:王智国 李新学 主 任:张兴荣 副主任:何鹏峰 陈景春 吕锦鸿 杨 华 潘 钰...
2
前言
《静宁古今诗文集粹》(历史文化丛书)由静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策划编辑,历时八载,成编六卷,辑录汉唐至当代静宁籍(含在静宁历宦、历职、定居及与静宁有渊源的外籍)历...
3
总序
孙明君 静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策划编辑的这套《静宁古今诗文集粹》丛书,辑录了汉唐以来静宁籍作者(含有少量与静宁有关联的外地作者)的作品,分编为《太白集注》、《先贤...
4
目录
目 录 静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前言 总序 荷屋诗稿 序一 序二 卷一·学步三题(1944—1946年) 卷二·海刺吟(1947—1948年) 卷三·蜡烛集(1...
5
荷屋诗稿
赵宗理 著 赵宗理(1928—1998),原名遵礼,字志复,号荷屋,静宁县城关镇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1947年高中毕业后,经王尔全先生介绍...
6
序一
袁第锐 静宁赵宗理君,性恬淡,不慕名利,半生尽瘁教育事业。频年以来,余钦其人品,慕其积学,服其诗词,虽缘仅一面,而相知颇深。一九九四年秋,君以套曲《夏三虫》获广...
7
序二
李玉峰 《荷屋诗稿》,予挚友阿阳赵志复诗词曲总集也。 少日予与志复同学静中凡六载,形影相从,诗文是好。四四年春,共游南郊。观桃林、涉清河、登文屏,心神顿悟,归而...
8
卷一·学步三题(1944—1946年)
少年学步之作,大多不复记忆,仅录三题,以见当日“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状。 一九七二年二月 苦吟 终夜苦吟难解怀,推敲不定数徘徊。枯肠搜尽无佳句,佳句却从梦里来。 ...
9
卷二·海刺吟(1947—1948年)
《海刺吟》一卷,余任教海原时之所作也。时蒋家王朝即将崩溃,通货膨胀,民生维艰;抓丁要粮,人心惶惶。乃书其所见,述其所感,存而以作当日生活之印证。 自注:*海原古...
10
卷三·蜡烛集(1956—1968年)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义山 过麻家寺 斜日客车鸣急弯,西兰公路绕山边。石桥茅店白杨树,倦鸟残云雨后天。 学书 字无百日功,百日犹草草。三十始学...
11
卷四·剑南纪行(1966—1967年)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陆游 剑南行 一 难得浮生半日闲,偶然趁兴剑门南。麻鞋竹杖三千里,雨雪风霜六十天。小陇山头清晓路,大滩渡口夕阳船。放翁当日...
12
卷五·旮旯集(1969—1979年)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陶渊明 旮旯集十四首并序 众口铄金,亡羊歧路,蜡炬成灰,荆冠农圃。农民五亿,世代田亩,我何人兮,敢言辛苦!人能亦能,扶犁学步,历述...
13
卷六·蜡烛续集(1980—1992年)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 凤凰台上忆吹箫 语云:“麦出四月雨。”今春低温持续,风霾频仍,入夏及时得雨,田苗乃勃然兴之,喜而有作。 秦陇高原,滔滔孟夏,盼来...
14
卷七·补编(1993—1997年)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岁末杂感六首并序 壬申之岁,新鲜事多,耄老之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眼界为之大开,惊喜之余,爰赋打油,以添笑乐。 一 入春节日紧...
15
附录
关于《荷屋诗稿》的来信 李让 宗理老弟台鉴: 尊作收到多日了,感谢您对我的看重。由于老弟视我过高,惭愧之余,久久不敢作答,使您久等,抱愧,抱愧!我的浅薄,是老弟...
16
跋
苏胜才 可以说这是一篇编后记。 自从我和周新年、张军胜、张世明和马富荣等诸君商议(也是先生的心愿)组织力量出版先生宗理老的集一生心血凝铸而成的诗集《荷屋诗稿》以...
17
旅游吟草
王克江 著 王克江(1917—2003),字胜天,号伐木生,静宁县治平乡杜湾村人。大学文化。甘肃省文史馆馆员,甘肃省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及甘肃省老年书画研...
18
序
甘肃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王克江,字胜天,静宁县人。能诗词,擅书画,为人诚恳笃实。尝辑印其乡先生李世军《文存》,以充乡邦文献,人称其风谊焉。近以所作旅游诗与余商榷,诗...
19
卷一·河西吟草(1986年8月)
丙寅初秋,旅游敦煌,沿途所写诗稿(纪事为主),名曰《河西吟草》。 早发兰州 丝绸古道河西行,水水山山总是情。绿树荫浓云雾散,黄花一路笑相迎。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五...
20
卷二·东行吟草(1989年7月)
一九八九年(己巳)七月九日赴西安参观十省市区书画展览,计程十三天,一路经行,摘纪以诗,名曰《东行吟草》。 发兰州 最爱朝阳雨后晴,清风荡漾鸟争鸣。轻车已过东岗镇...
21
卷三·北游吟草(1989年9月)
己巳仲秋,赴京参观全国文史馆书画展览,沿途所写纪事诗稿,名曰《北游吟草》。 早发兰州 车价调高第一程,观光览胜去燕京。我因庸碌落人后,儿女攀车为送行。 1989...
22
卷四·九寨行吟(1990年8月)
庚午初秋,兰州城关区委组织部分老干部赴九寨沟参观考察,沿途所写诗词,名曰《九寨行吟》。 兰州早发 残月晓星雨后天,秋高气爽兴无边。此行得偿平生愿,蜀水巴山结胜缘...
23
卷五·庐山行吟(1991年9-10月)
一九九一年(辛未)九月二十三日应邀参加庐山当代诗词研讨会,幼女新茸随行。中途与杨君允文夫妇、薛君德元夫妇及白君庆祥、肖君军断续同行。会毕放舟三峡,绕巴蜀而归。往...
24
卷六·天水行吟(1992年8月)
壬申初秋,甘肃省文史馆组织部分馆员,赴天水考察参观,沿途所写诗词,名曰《天水行吟》,纪事也。 天仙子·早行 雨住风清天破晓,铜漏声声催起早。快车行进过东岗,啼翠...
25
卷七·海南行吟(1992年11-12月)
一九九二年(壬申)十一月一日,与王馆长惠科应邀赴海南参加当代诗词表现会,路遇甘谷、武山政协主席潘志强、白志坚同行。沿途所写诗词,名曰《海南行吟》。 南行 老去南...
26
卷八·平凉行吟(1993年7月)
甘肃省诗词协会应平凉水电厂邀请,组织会员二十人参加崆峒诗会,并参观平凉地区景点,所写诗词,名曰《平凉行吟》。主要颂电厂成立,造福秦陇,兼纪事也。 兰(州)平(凉...
27
卷九·引大行吟(1993年8月)
癸酉(1993)初秋,甘肃省文史馆组织馆员赴永登参观引大入秦工程,此行所写诗词,名曰《引大行吟》。 过中川 西行车快过中川,绿树齐集云外天。借得大通河上水,溉泽...
28
卷十·武威行吟(1994年6月)
甲戌夏六月四日,甘肃省文史馆应凉州皇台酒厂邀请,组织部分馆员前往参观考察,沿途所写诗稿,名曰《武威行吟》。 西行 朝发兰州过永登,山川绿染兴尤增。重来引大入秦路...
29
跋
老友王克江先生辑其近年来所作诗词十卷,都为一册,题曰《旅游吟草,》嘱予审正为脱。予阅读一过,凡游踪所至,感事赋物,对风景名胜,均能追源溯本,虽细微处亦不脱漏。遣...
30
后记
江以菲材,吟草不入大雅,书写更为拙劣。幸蒙全国书法泰斗启功老人垂爱题签,增色无量;甘肃文史馆长名书法家吴公廷富挥题扉页;尤以耄耋高龄之甘肃文史馆名誉馆长张翁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