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海南行吟(1992年11-12月)

卷七·海南行吟(1992年11-12月)

一九九二年(壬申)十一月一日,与王馆长惠科应邀赴海南参加当代诗词表现会,路遇甘谷、武山政协主席潘志强、白志坚同行。沿途所写诗词,名曰《海南行吟》。

南行

老去南行意万重,轻装度远兴偏浓。青山绿水直通路,放眼海天一豁胸。

甘陕道中

朝发兰州市,暮浴华岳风。渭河流峡谷,秦岭似长虹。去去潼关道,行行半夜鸿。梦中忽报站,又到洛阳东。

11月1日早8时乘兰广快车起程,午夜出潼关。

三门峡

三过三门峡,朦胧夜幕深。高音报站到,片月已西沉。修建工程早,利安万众心。风摇霜树影,瑟瑟入寒衾。

1980年、1991年及今年均乘火车深夜过三门峡。

过武汉市

江汉合流过武昌,长桥横卧水中央。龟蛇对峙看飞棹,云鹤翱翔凌汉阳。去岁轻航发汉口,今朝快车下潇湘。人生得意须吟咏,仰望高空雁阵忙。

去秋过武汉,曾小住三四日,游览各处名胜,即由汉口码头航行东下,今过此感赋。

暮过岳阳

暮色朦胧过岳阳,江天一色入苍茫。范公宏文常铭记,难得登楼望四方。

11月2日晚过湖南岳阳,夜色朦胧。楼在城角,西临洞庭,北濒长江。

晚抵长沙

潇湘江畔古星城,星市花灯彻夜明。风过高楼看月影,露寒半树闻秋声。慕名专访住长岛,得梦未终入五更。案上闹钟催我早,一窗红日喜天晴。

晚9时许抵长沙,访住长岛饭店。途中人语,为长沙最好之国营饭店。

长沙漫游

黄花香满园,浩气凌霄汉。碑并乔松立,功教天地换。

古墓马王堆,尽藏无价宝。何其看护精,件件皆完好。

小小橘子洲,湘江夹岸流。橘红味鲜美,引得远人游。

楼高花树茂,货畅市繁荣。酒肆遥相望,忽然忆蔡京。

3日上午谒游烈士公园,千头黄菊盛开,多系盆栽。烈士纪念碑与老松并立,游人络绎。继续参观马王堆博物馆,女尸及其棺椁陈列室文物均希世之宝。橘子洲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九二五年)词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而名显,今辟为公园,建筑简陋。长沙行道树为泡桐和玉兰,高大茂密。昔蔡京被贬潭州(今长沙),据《挥尘后录》载:道中市食饮之类,问知蔡氏,皆不肯售。京在轿中独叹曰:“京失人心,一至于此!”后数日卒。

声声慢·感赋

秋声半树,红叶连山,晴空闪耀朝阳。经过湘桥,先到烈士家乡。花楼续睹铸像,纪丰功、事迹昭彰。韶山远、残阳落照,滴水崖旁。祖国河山画样,早推倒三山,四海平康。忽起浓云,沙飞雨暴风狂。无端涛翻浪打,一时损、多少忠良。叙往事、境过也,回味味长。

4日出长沙西南行,一路参观雷锋纪念馆(在望城),刘少奇纪念馆(在宁乡花明楼),毛泽东故居(在湘潭韶山冲)。雷锋出身贫农家,普通战士,短暂一生,助人为乐,人所共仰。刘少奇国家主席,纪念馆有铜像、雕像,陈列室八个。第七室为文革受迫害纪实。纪念馆与花明楼炭子冲故居毗连。毛泽东故居韶山冲老屋,仅标先人住宅、厨房、牛栏等,山景绝佳。西北数公里外之滴水洞,凿建宏伟,俨然地下宫殿。石洞铁门钢锁,当年森严可想。洞前有浴塘,上为毛氏坟地。洞室最后(出口处)陈列文革时大小纪念像章,数以千万计,史无前例也。现开放。

长沙至南岳

朝阳迎送出长沙,一路经行多酒家。小镇荷塘美如画,远天衡岳望犹赊。大桥横卧湘潭市,坦道直行客旅车。欲上层楼值日午,女郎斟进一壶茶。

5日7时由长沙乘汽车赴南岳。途径荷塘、板塘、宝塔等小镇,风景殊佳。到处酒家招牌,吸引旅客。8时半过湘潭,湘江大桥横卧街心。11时安抵南岳,住云峰旅舍三楼。

登衡山

秀独五岳镇南方,云际芙蓉绽昊苍。松鹤为邻寰宇静,飙车回看星辰光。人间信有绝尘境,世外岂无老寿乡。信步归来林向晚,旅鞋犹带野花香。

5日下午游衡山,山极高峻。峰回路转,车步兼行至绝顶祝融峰,据云天晴可望洞庭。一路写生独步捷径分道,王馆长中途候我,未能同登山顶为憾。满山松柏茂密,风景绝佳。湖南佛、道教协会均住山腰。南天门等古建星罗棋布,今又增修招待所,极与古建不谐。

深夜抵广州

夜色朦胧到广州,满街灯火万家楼。轻车招送进宾馆,倩女殷勤接待周。自愧拙痴如野老,但安室静意初酬。梦中犹忆日间事,购票乘车尚犯愁。

6日晨又南岳赶赴衡阳,中午乘火车,晚12时许抵广州。出站人拥车挤,几难通行。王馆长叫来招手停,坐至中山二路甘肃省驻广办事处,入住金城宾馆,已是凌晨1时许。初入闹市,诚乡下佬进城也。一宵犹梦日间购票乘车烦恼事。

望海潮·越秀公园

羊城名胜,园林优美,从来越秀惟佳。花树遍山,林荫蔽道,高低远近参差。游艇荡池花。看长空翔鸟,天半云霞。止步青峰,放歌直到夕阳斜。居高临下观察:见车流似水,人影如麻。塔顶抹云,楼高镇海,雕羊五像堪夸。松桧舞婆娑,清兴仍无已,归思频加。路转肠回,寄怀海角与天涯。

7日下午游越秀公园,园林颇佳,驰名中外。胜迹有镇海楼、中山纪念塔、五羊石雕等。专设西游记洞天丽宫,仅看外景。直登绝顶,上楼远眺。于各景点均描粗图纪事。下山夕阳将落。天涯海角为海南胜迹,此行目的在彼。

广州至肇庆途中

车行一路土飞扬,远近山光更水光。南海兴工忙建市,西江缓缓稻初黄。

三水鼎湖景绝佳,池边鸭阵逐青蛙。民歌唱出新情意,过客交头信口夸。

芭蕉叶大鱼塘宽,采蔗村姑笑语欢。迎面高楼是肇庆,水乡牛卧屋前滩。

8日早7时游肇庆七星岩,一路车经南海(因正在建市拓路,土飞车挤,行进特慢)境及三水、鼎湖等地。西江流域,全是水乡,鱼塘鸭池,比比皆是。农民正忙收水稻、甘蔗。近午至肇庆,小雨。

游肇庆七星岩

一片泽国四面山,水天接映鸟关关。洞开万象船来去,堤转千湾车往还。行看七星如姐妹,坐观双鹜出云间。岩旁直立倒根树,生态神奇非等闲。

桃源仙境天然成,也赖人工塑造精。楼榭亭台由摆布,虫鱼花草应时生。野香扑鼻味偏郁,好景描图素也清。硬笔贪临岩上字,更留彩照纪行程。

8日中午抵七星岩,水青山绿,树茂湖平,游人络绎,景象万千。先乘船游洞天,次绕东湖,遍观湖山岩景。“七星岩”三字刻石窟上,两旁刻“七星洞天”、“星悬斗极”对语。景色不亚九寨风光。描图多幅,并拍照纪念。下午4时许与白、潘二君乘车回广,已晚9时矣。岩畔有倒根树,其根直攀枝稍,倒挂拖地生长,奇极。

游佛山仓促而归

南国风光处处幽,创新开放续春秋。昨游肇庆恋山水,今到佛山访道流。市面繁荣祖庙古,西江灌溉米粮优。痴心难挽夕阳驻,蜻蜓点水了此游。

9日与白君志贤游佛山,参观祖庙。适值市容整建线路改道,辗转问讯,至已下午2时半。祖庙宫观构筑宏伟。紫霄宫有宋铸玄武帝铜像,重五千斤。庙脊全系小庙小人物构筑而成。花树遍长,四季常青。晚7时返广州。

谒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不畏强权不顾身,舍生取义为全民。功垂万世留风范,浩气长存启后人。

黄花清气赖长存,碧血凝成华夏魂。皇统一摇随浪倒,浩歌奋迅震乾坤。

海外支援气概雄,立坊奠石纪丰功。自由火炬照千古,侠骨飘香带远风。

10日9时与白君志贤谒墓。有中山先生手题“浩气长存”匾。墓为合葬大冢,前建牌坊。章炳麟民国九年书“缔造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上系中山革命时期国民党海外各区分部献石刻辞,计150多块,砌成碑亭,顶塑自由女神执火炬站像。中山手植乔松,今已成拱矣。

广州烈士陵园

落照巧安排,万灯千佛展。巨龙姿态殊,吞吐灵光显。

万善佛为祖,千神释是尊。我曾写道志,释道似同门。

伫立观碑文,简陈修建史。苏朝纪念馆,饰彩正开始。

叶帅有浮雕,幽居山静处。夕阳一线红,似斥四凶去。

广州烈士陵园始建于1954年,1957年落成。时正举办巨龙千佛万灯展。暮色苍茫中专看叶剑英石壁雕像,在山西僻静处,雄姿英发,不禁使人回想擒诛四人帮之智谋壮举也。

告别广州南行

数日盘桓清兴浓,两登越秀最高峰。七星岩洞五湖水,烈士陵园百代风。南国风光迷望眼,西江沃野踏歌声。夜间遥过湛江市,续听海安报晓钟。

11日上午陪惠科馆长二上越秀公园高峰。下午乘汽车赴海南。一路车辆拥挤,行进缓慢。中夜经湛江未停,仅在市郊小镇夜餐。天明即至海安新港(在广东徐闻县)。

渡琼崖海峡至海口

朝阳出海泛红蓝,渡口登船已炫然。水路通天只一线,风涛过处鸥翩翩。

12日9时50分由海安乘船往海口,天气晴朗,水天一色。航程不远,许多人不惯海行,晕船呕吐,以数女郎为甚。11时20分到海口市,住军区四招待所,湖北黄石及海南诗友来访,王馆长殷勤接待。

海南吟

地理识儿时,久慕海南岛。岛上椰成林,黎苗村寨俏。地处亚热带,四季花草茂。五指山清幽,民居绿树抱。海天一色里,山河图画好。今日我亲临,咸会四方老。诗香和椰香,欲醉天涯道。结伴来海角,流连皆倾倒。开放新颜展,开发宜及早。资源天独厚,处处蕴珍宝。历史多苍凉,五公得妙造。海瑞墓前松,郁郁复浩浩。

是日晚偶忆小时读地理,叙述海南岛情景,犹历历浮现脑际,成篇引首。

谒海瑞墓

一生刚正人,官罢声名在。清气盖包公,载誉千百载。时人为辨冤,冤更深沉海。欲罪岂无辞,有辞尤取罪。

13日下午3时许与王馆长谒海瑞墓,墓西有祠,塑父子三人像。墓园西侧有陈列室,书画甚多。墓碑载:“皇明敕葬太子少保海公之墓”,右下书“万历十七年己丑岁二月二十一日”。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岛琼山县府城镇朱橘里(今海口市)人。明嘉靖时罢官,隆庆时平反,万历时卒,归葬于原籍。文革前夕,吴晗因写《海瑞罢官》而竟罪死,惜哉。

五公祠

琼州胜迹五公祠,名贵一楼海内知。无数忠良被贬放,残唐弱宋势该危。

历来治世重英贤,昏主庸君事倒颠。慨叹五公被陷后,赤忱刚正一如前。

阁楼高下树葱茏,几度荒凉众仰宗。顾盼流连不欲返,忽听报午一声钟。

14日上午与王、潘、白偕游五公祠与苏公祠。五公即唐李德裕,宋李纲、李光、赵鼎、胡铨并苏东坡(祠在一处)。均为才德忠直之士,被贬海南,地方为忠正立祠焉。屡经毁废修葺,以文革破坏尤甚。内木结构二层楼即海南第一楼,有五公牌位。苏东坡祠有苏公及子过、门生姜唐佐塑像。登楼四望,园景极美。临行各饮一枚椰汁。

诗会纪胜

四方诗友如云聚,雅会一堂笑口开。谈古论今风满座,联珠裁玉雪成堆。各倾陆海摇清兴,朗畅胸襟骋异才。起凤腾蛟意未足,席间美酒尽干杯。

15日上午“当代诗词表现会”在海口金鼎大厦开幕,与会诗友及来宾百余人。中华及海南诗词学会、海南文化厅等有贺电或来人参加。东道白鹿洞书院沈力(家溪)作报告。诗友河南文史馆长魏玉林、台湾袁修文等多人发言。提及明年拟与中华语文协会会办。诗词曲为姐妹,今后将曲亦应列入诗会。与会者热情洋溢。午餐极丰盛。下午分组讨论,发言热烈。

万宁东山岭

朝过第一桥,午上东山岭。车在画中行,人如迷仙境。山幽入洞天,石老成幻梦。七峡巢云奇,三峰笔架拱。恍若登瑶台,雨洗林泉迸。

16日早远途行吟赴三亚。复游五公祠。行经海南第一桥(在五指山东北端)、琼山、文昌县境,至万宁县,雨中游东山岭。山尽大石,森林茂密,洞天石开,左右通行。前人吟咏壁刻无数,颇能状此山胜迹。

凤栖梧·天涯海角

凝望青天与碧海,细浪来时,漫卷珊瑚树。日泻云空风缕缕,行吟渐到声嘶处。草帽丝衫飘飘举,绿女红男,倩影随风舞。争在南天依一柱,神仙伴侣和云翥。

17日早饭后游天涯海角,在海南岛最南端,距三亚市二十四公里。海边闹镇,风光绮丽,游人络绎,来自中外。市珠者颇多,鱼目混杂,游客争购,往往上当。沙岸巨石林立,题刻甚多,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等等,目不暇给。海浪过处,滩留海螺、珊瑚、奇石等,游人争捡。

临江仙·鹿回头眺望

览胜须观三亚市,鹿回头望云峰。三丫河涨满城青。蜃楼人上下,花树路西东。海岸风光收眼底,身轻疑在蟾宫。披襟欲乘此时风。碧波何浩淼,鸥鹭与天通。

9时许由天涯海角返回三亚,又上南山鹿回头。三丫河通过市中,当地人称丫为亚,故名三亚。亚运火炬至三亚熄灭,市西建灭火台,纪盛事也。

亚龙湾

海水扬波有节奏,其间仅作片时游。小舟着意恋佳客,故在沙旁一逗留。

三亚亚龙湾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此处为海滨天然浴场,游人入水沐浴。

大东海

层楼高树半遮天,一带风光归自然。海上热风来似煮,脱衣下水如登仙。

三亚大东海自然风光无限,建筑宏伟,高楼别致,为三亚之最。午后海风犹热,入水始觉凉爽。

经五指山回海口

路入千岩万壑中,丛林茂树带泉声。黎苗集寨歌花海,莺燕穿空舞热风。街面繁荣通什市,云间隐约最高峰。彩霞散尽天随晚,又见一街灯火红。

18日7时半由三亚经中路五指山返海口。一路丛林茂密,花香鸟语,路转峰回,泉泻溪流。过苗寨、黎寨,黎苗不通婚。看黎族青年歌舞表演,极富地方风味。在通什市午餐,市树枇杷花红满街。下午1时过阿陀岭,在山腰小镇休息,杂货丰足;游人选购白胡椒、咖啡、茶叶等。此处可望五指山最高峰,隐云雾间不见。续行过琼中、屯昌,晚6时半抵海口。

海南行二首呈诗会诸公

行尽陆程更海程,千山万水似长征。物华天宝钟灵秀,岁足年丰乐太平。塞北苍茫鸿雁远,江南婉转椰林青。四围绿染一帘画,三保可知三亚名?

一路行吟不似冬,歌香更比椰香浓。回头鹿望洞仙鹿,东岭钟应南寺钟。陇客不辞海角远,骚人尽在天涯逢。九江水过琼崖去,五指山连五老峰。

19日上午休息,准备行李。下午大会闭幕发言,并吟咏诗章。遂与王馆长合写诗二首:第一首我署名,第二首王署名,即送诗会。鹿回头、东山岭、天涯海角、五指山皆海南名胜;白鹿洞、五老峰、南寺均为庐山景点。

武陵春·由海口乘机飞上海

云外青天光世界,渺渺看人间。港澳珠深一线牵,清浅是台湾。一霎扶摇云海里,小过万重山。落下虹桥巨鸟闲,吐不尽,意中欢。

20日4时许登机,晚6时半抵沪,驻甘肃驻沪办事处招待所。

沪杭道中

向在图中索沪杭,今朝快意过松江。冬来满目多春意,雨住微风迎面凉。北陌南阡劳作急,东邻西舍盖楼忙。池塘鱼跃知寒近,车下余杭夜未央。

21日下午1时直快赴杭。途径松江、嘉善、嘉兴、余杭,晚6时许抵杭州,满街灯火。江南初冬,仍一片生意,阡陌居民劳作如常。

西湖杂咏

十月阳和似暮春,观鱼花港养精神。昔年曾许西湖愿,一见西湖倍感亲。

三潭映月潭心空,九曲桥边面面风。伫看西湖云水影,浑如身在画图中。

湖心亭对小瀛洲,过客匆匆半日游。鱼贯登船泛碧水,阮公墩正在前头。

孤山四面看西子,夕照如菱水上浮。细数泛舟浏览处,晚风吹皱一池秋。

放鹤亭旁描画图,梅妻鹤子应不孤。四围绿绮弹山韵,独爱湖心隐士居。

结社西泠八大家,虔诚寻访尽三叉。艺丛问世几多载,今日补遗却又差。

塔高几与白云齐,红叶满山河汉低。远近层楼依势建,石阶高下似天梯。

陇客初登楼外楼,歌声来自女郎喉。一杯红酒沁心腑,时代新潮遍九州。

杨柳萧萧绕白堤,平湖秋月总凄迷。断桥忽忆蛇仙子,眼底清波照影疑。

22日8时往西湖。先赏“花港观鱼”景,其前身为南宋内侍卢允升私家园林,四时如画。继赏“三潭印月”。西望苏堤,映水皆碧。在小瀛洲、九曲桥逗留较久。11时许排队登舟,马蚊成群。船经湖心亭、阮公墩上白堤,进中山公园,登孤山。孤山在西湖北面,四面环水,为宋代诗人林和靖隐居处,有放鹤亭,纪念林公也。夕照山在西湖南角,“雷峰夕照”,亦十景之一。举世闻名之“西泠印社”,系清丁敬、蒋仁、黄易、奚冈等八大印人开创于斯。后吴昌硕等继而扩充至今。八十年代编印《西泠艺丛》问世,余酷爱是书,几经搜购未齐。今幸亲到社办书店补购五本,惜仍未全。山路纷歧,寻访社址费尽周折。印社院华严经塔十一层,高入云汉。满山红叶,一片苍翠。曾于是处与王馆长和宁夏张女士摄影留念。上下石阶,似登天梯也。游罢中山公园、孤山、西泠,已下午3时许,就餐楼外楼酒家,有女郎清歌,来自公园一角。归途沿白堤徐行,在“平湖秋月”景点小留。过断桥归,值下午4时许。

灵隐寺

寺外人流寺内钟,两桥高拱飞来峰。林梢挂日似铜镜,三百佛身慈惠容。

23日晨8时游灵隐寺。大殿前悬康熙误题之“云林禅院”匾额。对面飞来峰,初日挂树,颇似铜镜。“一线天”路险未上。峰下峭壁,浮雕330多尊大小石佛,大者为弥勒佛。山门前理公塔,七层。

岳王墓

半壁江山难复原,精忠报国蒙奇冤。主昏臣佞终失统,国破民残天地翻。

未捣黄龙埋恨骨,名垂青史慰忠魂。游人指跪四凶像,可与江王作仲昆。

离灵隐寺已11时,即往岳王墓。岳庙内外,处处为抗金辉煌事迹。各殿牌匾、对联、彩图,无一不显示一代忠勇名将赫赫功绩,及奸佞残害忠良斑斑丑行。墓冢为岳飞及其子岳云,下跪四奸铸像。游人指骂四凶殊切。墓门一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庙院有700余年樟树一株。

于谦墓

荒烟蔓草绕孤坟,清白坚贞岂顾身。救时宰相刀下死,一抔碎骨透余芬。

于谦墓在西湖西南五老峰北侧,蔓草丛生,极其简陋。明英宗复位时被残害,弘治中昭雪,万历中谥忠肃。墓前碑文曰:“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募”。

六和塔

云开塔顶与天齐,日上山颠翠鸟啼。梵语随风播远近,游人绕道任高低。钱塘江下月轮渡,虎跑泉出龙作汲。贪恋风光留照影,待归浓墨细吟题。

24日8时登六和塔,塔在钱塘江口月轮山上,建于宋开宝四年(971),屡经兴废。现为十三层,砖木结构,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朱智重建。六层封闭,七层与塔身相通,形成“七明六暗”,为国内名胜古塔。登塔望钱塘大桥,一目了然。迤北有“虎跑梦泉”,在杭州市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慧禅寺侧院内。

别杭州

数日临安恣意游,荷花桂子各千秋。重来未卜何年月,暂借风光一望休。

宋柳永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香”,谢处厚诗有“荷花十里桂三秋”句,余今千年后,揉二人之作而效之。24日下午5时由杭州运河码头乘船往无锡,过太湖已拂晓。

无锡一日游

静处江南负盛名,仙乡福地太湖滨。高楼掩映香樟树,紫电交织海陆通。锡惠依依山水美,运河缓缓树云深。明珠一颗玉飞凤,鱼米之乡萃人文。

锡惠风光此处幽,满园深秀花迷楼。青山绿水何缱绻,紫燕白鹇任去留。银杏孑遗曾结子,乾隆御笔赐额头。导游细数珍闻录,半倚亭台纪盛游。

造访蠡园思往事,亭台楼榭绕清池。游廊窈窕来曲径,塔影依稀泛五湖。石聚星云鸥作伴,花邀风雨鲤相识。越王端赖回天力,致富还须效式规。

十里烟波看太湖,江山锦绣带姑苏。扁舟搏浪穿云渡,玉树临风引鹭呼。曲径斗红花让叶,银鳞戏水唾成珠。棹回车指前来路,渺渺湖山岂恋吾!

锡惠公园缘锡、惠二山得名。园林精致,山水映带,花树交织,亭榭叠翠。园内一株老银杏,七十余年一结果,引为神奇。有御笔亭,乾隆上题“江南第一山”匾额。蠡园,为纪念春秋越国将军范蠡而建也。范蠡本楚人,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卒灭吴,一雪会稽之耻。后变姓名(陶朱公)至陶,治产致富。园内有范亭及楼榭长廊,石磊十二生肖等,多访杭州苏白二堤,柳绿桃红,引人入胜。太湖跨江浙两省,古迹园林洞天统集于斯,为著名风景区。此次仅看鼋头渚公园、横云山庄诸景点。上至山腰眺望,一片美景,目难尽收。

苏州园林

东方威尼斯,千古一桥城。水榭叠石径,林园舞荷风。渔舟回晚棹,山寺报晨钟。仙侣自来往,人间不再逢。

苏州,与杭州并称人间天堂。古为吴都,城建于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时期。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江南水乡古镇,荟萃园林精华,到处小桥流水。有“绿亭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之雅称。匆匆两日,选游虎丘、拙政园、忠王府、狮子林、北寺塔、盘门、沧浪亭等景点及观览前街闹市,未尽胜迹之万一。

虎丘

虎丘塔峙白云间,万般光景一周旋。流连石刻千人坐,一片寒光透剑泉。

26日上午游虎丘,人极拥挤。丘上云岩寺塔,卦形八面有门,绿树阁楼掩映,景极壮观。大石壁嵌“虎丘”二字,下石碑“千人坐”为胡缵宗书题。此处朝北可望见虎丘剑池。

拙政园

竹影松风欲放梅,晴和天气远人来。曲池绿皱犹春意,翠鸟一声花径开。

拙政园,天下园林之最也。建于明正德年间。几经兴废,易主更名,直至1979年以来陆续恢复。

忠王府

五王之外数忠王,多首群龙闹未央。府邸豪华成侥幸,太平天国梦一场。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府在拙政园西侧,建筑宏大,遗存甚多。

狮子林

石狮百态垒成林,随意安排造化深。借得桃源十八景,从此渔郎不问津。

狮子林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以湖石假山众多著称。洞壑婉转盘旋,怪石林立,千姿百态。园内有苏、黄、米、蔡书法碑帖并文天祥碑亭。

北寺塔

登高一览姑苏城,四面风光与水通。枫叶黄花舒烂漫,冬来偏爱看天晴。

北寺原名报恩寺,孙权母亲之宅舍。北寺塔素称“江南第一塔”,塔高九层,八面有门,层层盘上,苏州尽览。

盘门怀古

览景盘门看塔桥,城楼雄壮翘檐角。吴王列戟何森穆,不见将军披战袍。

盘门与瑞光塔、吴门桥组成“盘门三景”,水陆两门通行。27日早登城楼,当年吴王及伍子胥战备军械陈列楼旁。楼飞檐翘角,可览苏州西南形胜。

沧浪亭

石亭绿树正临轩,鱼鸟波光上下翻。水抱山环云得意,荷风竹影一池天。

沧浪亭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之花园,宋代诗人苏舜钦临水建沧浪亭。南宋归韩世忠所有,又称韩园。三面环水,内外通流。陈列室匾书“作之师”,绘2500多年来过苏州(含本籍)之594贤人肖像及小传。27日下午返上海。

上海漫笔

扬子江头东海滨,海天接纳四方宾。高楼已蔽中天月,一片星灯迷渡津。

海上邀来大主编,推敲文史吐真言。选文一似点肴馔,一二珍羞须领先。

素居塞北一身寒,忽见繁华亦寡欢。偶购日需过闹市,价昂非是贾商奸。

海市喧嚣懒出游,客窗闷坐滤心愁。厨人来报午餐好,四菜一汤殊可酬。

货丰客挤怕登楼,闲步街坊任自由。行到书摊问书肆,长宁路远意难休。

衣单风骤近黄昏,缩手行经小馆门。一碗清汤牛肉面,顿时温暖遍全身。

长江浪尽海波平,海上滩头一色清。解缆轻航摇碧影,无端一梦到南京。

只觉归心似箭穿,夜来意定向西旋。整装待发时看表,目仰长空月半圆。

上海大都市,水陆空四通八达,舟车蜂拥,人流蚁聚。等购车票数日,未能游览名胜。自觉乡下人进城也。28日王馆长特邀上海文史馆姚以恩主编来谈《文史笔记丛书》编纂事宜。姚称:“甘肃稿件,应再补换精华数篇,如一席酒菜,须一二佳肴领先。”29日上街购买日用品,营业员态度傲慢,价又太贵未果。入住甘肃驻沪办事处招待所,每日三餐很可口。上街路过一书摊,询上海美术书店,欲补购《艺苑掇英》缺册,告以长宁路,极远,坐车步行均不便,遂罢。星期日招待所休息,上街自餐。入一小馆吃清汤牛肉面一碗,淡而乏味,比兰州差多矣。沪滨29日风急,颇有寒意。原拟去南京参观,因王馆长感冒发烧,遂直返兰州。

凤凰台上忆吹箫·沪兰途中

时序初冬,人在东海,登车西返兰州。看建康风貌,月隐危楼。久羡龙盘虎踞,踪迹到、未克清游。征程远、中原过境,陇海终头。风高,晓天画角,历水水山山,隧洞平畴。望华峰高耸,关陇深幽。渭水连绵古道,几迁变、车马如流。凝神处:兰山雪霁,白塔云收。

11月30日晚由上海起行,经苏、皖、豫、秦、陇五省,于12月2日下午1时许安抵兰州。海南之行,完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