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胜才

可以说这是一篇编后记。

自从我和周新年、张军胜、张世明和马富荣等诸君商议(也是先生的心愿)组织力量出版先生宗理老的集一生心血凝铸而成的诗集《荷屋诗稿》以来,已近三载,历经波折,今天终于可以付梓刊印。用弘一法师的话说,真可谓是“悲欣交集”了。无论如何,我们得有一个完满的交待。

先生宗理老已是古稀之年,从十九岁投身于教书育人工作,除去文革十年受冤屈被下放农村劳动之外,到一九八九年退休,凡三十一年。先生一生勤勉,不慕虚荣,热爱教

育事业,严谨治学,酷爱读书,一直是我们这些有幸能投其门下进修学养的后辈晚生的楷模。桃李满天下,泽畀后世人,以先生鞠躬尽瘁的高风亮节和性格及人品,是当之无愧的。

文以载道。先生在繁重的教书工作之余,一直没有放弃他从少年时代就产生了浓厚兴趣的诗词曲赋的研究与创作,并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曲赋。《荷屋诗稿》中的二百余首作品,就是从其中精心编选出来的精粹之作,读之令人回味无穷。在对先生一生的坎坷命运心生感动与恻然之后,主要的是对人生的重新认识和界定。“诗穷而后工,史笔写人生”,我相信,凡拜读了先生诗稿的人,凡聆听过先生教诲的人,都一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狗尾续貂,我的这篇所谓的跋文实不该附其骥后,但先生一定要附。我想先生心意不外两点,一方面说明一下出版的情况,另外也让我能借此机会,代表他对支持和出版这部诗稿的广大朋友和同学们表示谢意。想想先生为我们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再想想我们为先生所做的这件实在微不足道的事,实在是惭愧得很。好在诗稿虽几经周折,但终于可以出版了,我们心里也稍微平静了些。

在这里,我们感谢尊敬的先生宗理老给我们的深切教诲,也感谢各位学长及学兄们的支持和帮助。

长路人生,只要前面有一盏灯。

苏胜才一九九八年春天记于耕读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