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土荆芥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别名】 脚癣草(温州),钩虫药(瓯海)。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约1m,揉之有香气。茎有棱,多分枝。叶互生,矩圆形至披针形,边缘有不整齐钝齿,顶部叶变为线状。花小,白绿色,腋生及顶生穗状花序。胞果极小包藏于花被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img

土荆芥

【生境分布】 常见于村落附近、田野、路旁、沟边,多成片群生。沿海地带分布较多。

【采集加工】 根及全草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放通风处阴干。

【性味功效】 味辛、苦,性温;有毒。驱虫治癣,祛风除湿。

【用法用量】 水煎服:3~9g;研粉吞服:1.5~3g;外用、鲜用适量,捣烂敷或煎水洗。

【应用参考】

1.脚癣、湿疹:土荆芥鲜全草适量,煎水外洗患处。

2.钩虫病:土荆芥全草晒干研粉,每次2.4~3g,装入胶囊,早晚各吞服1次,连服3~6天。

3.蛔虫病:土荆芥全草晒干研粉,每次0.6~1.8g,装入胶囊,早晨空腹时服,连服2天。

4.创伤出血:土荆芥叶晒干研细粉,外敷患处。

5.毒蛇咬伤:鲜土荆芥叶捣烂,外敷伤处。

6.风湿痹痛:鲜土荆芥根1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