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

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别名】 三叶半夏,哑佬籽(瓯海),土半夏(永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块茎近球形,有须根。基生叶三出复叶(幼时为卵心形单叶),小叶片椭圆状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叶柄长;3片小叶联合处和叶柄下部内侧各生1卵形珠芽。初夏抽花茎;内穗花序;绿色佛焰苞;雌花位于花序下部,雄花在上部,花序先端附属物细长,伸出苞外。浆果小,圆卵形,顶端尖。花期4~6月,果期8~9月。

img

半夏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田园,林缘,以地瓜畦边、茶园、菜地较多。分布普遍。

【采集加工】 立夏至夏至,掘取地下球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泥杂,放容器内,浸浅水中,踩踏摩擦去外表粗皮,淘净晒干(鲜半夏与皮肤接触会导致瘙痒,可用生姜汁擦洗或用明火烘烤止痒)。鲜半夏数量多的地方,采用擦皮机集中加工,简便省工,质量好。

【性味功效】 味辛,性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半夏生用外治痈肿痰核,蛇咬;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法半夏、竹沥半夏多用于燥湿化痰。

【用法用量】 水煎服: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应用参考】

1.毒蛇咬伤:鲜半夏块茎15~30g,鲜天葵块茎30g,鲜马齿苋30g,鲜王瓜根30g雄黄粉10g。共捣烂,烧酒少许调匀外敷,日换1次。

2.蜈蚣咬伤:半夏鲜块茎1个,削去一面表皮,摩擦伤处。

3.跌打损伤:鲜半夏块茎50g,面粉75g,捣烂加烧酒少许调匀,外敷,此方也可治无名肿毒。

4.痰湿咳嗽,胸膈胀满:制半夏9g,茯苓9g,陈皮6g,甘草4g。水煎服。(二陈汤《和剂局方》)

5.妊娠呕吐:姜半夏5g,生姜5g。水煎服。

【附注】

1.半夏不宜与川乌、草乌、附子类药材同用。

2.生半夏系毒性中药,不可内服,不宜口尝。

3.生半夏中毒少量可使口舌麻木,量多则出现舌、喉灼痛,肿胀,流涎,张口困难声哑,严重者呼吸迟缓、痉挛,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服稀醋、鞣酸或浓茶、蛋白等,对症治疗如呼吸困难者给氧;必要时做气管切开;痉挛时给解痉剂;针刺人中、合谷、涌泉穴位;出现麻痹则给兴奋剂。亦可用生姜30g,防风60g,甘草15g,煎汤,先含漱一半,后内服一半;或醋30~60g,加姜汁少许,内服或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