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竹梅
Zebrina pendula Schnizl.
【别名】 花叶吊竹(温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柔弱,匍匐,分枝。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无柄,长3~7cm,宽1.5~3cm。先端短尖,上面紫绿色而杂以银白色,中部边缘有紫色条纹下面紫红色,鞘的顶部和基部均被疏长毛。花团聚于1大1小,顶生于苞片状的叶内萼片3,花瓣3,白色,裂片长约3mm,玫瑰色;雄蕊6;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2。果为蒴果。
【生境分布】 生长于土壤肥沃的阴湿环境中,常栽培于园圃作为观赏或药用。
【采集加工】 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功效】 味微辛,性寒。清热,凉血,利尿。
【用法用量】 水煎服:30~60g;外用、鲜用:全草适量。
【应用参考】
1.目赤肿痛:鲜吊竹梅全草50g,鲜一点红30g。共捣烂,外敷患眼。
2.湿热白带:鲜吊竹梅全草100g,白鸡冠花15g。水煎服,1日1剂。
3.尿路感染,小便淋沥:鲜吊竹梅100g,鲜乌蔹莓叶60g。水煎服,1日1剂。
4.咯血:干吊竹梅全草60g,白蔓里梢花15g。水煎服,1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