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资源
1.水资源量
(1)降水量。2015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479.6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58.016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6.0%,比常年偏多11.1%,为偏丰水年份。
从全市年降水量分布看,总趋势自西北向东南递增。英山、罗田两县东北部交界处降水峰值是1900毫米;黄梅、蕲春两县交界处降水峰值2000毫米,为全市两个降水高值区;最小降水量为红安县华家河站1015.0毫米,最大点为黄梅县老祖寺站2120.5毫米,最大最小相差2.09倍。
与常年比较,全市降水量均偏多,其中蕲春县偏多16.1%,黄州区偏多15.8%,其他县市分别偏多在4.2%~15.5%之间。
与上年比较,全市降水量英山县偏少0.2%,武穴市偏少2.7%,黄梅县偏少0.2%,其他七县(市、区)分别偏多在2.7%~20.4%之间。
表4 2015年黄冈市行政分区降水量表
(2)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2015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34.2794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770.0毫米,比2014年偏多17.1%,比常年值偏多19.3%。全市十县市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比较均偏多,其中以团风县为最,比常年偏多达48.5%,其次为黄州区,比常年偏多46.7%。
表5 2015年黄冈市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
续表
2015年,全市入境水量6871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4%,比常年减少9.1%,其中长江干流入境水量为6869亿立方米,滠水(孝感大悟县)入境为0.6167亿立方米,倒水(河南新县)入境为0.9025亿立方米,举水(河南新县)入境水量为0.3074亿立方米。
2015年,全市出境水量为7022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5.3%,比常年偏少2.4%。其中长江干流出境7009亿立方米,华阳河水系出境13.1741亿立方米。
(3)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降水、地表水体(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采用排泄量法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在确定各县市的地下水资源量时,扣除了山丘区与平原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
2015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30.635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8.4%,比常年增加8.1%,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7.3563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23.5409亿立方米,山丘区与平原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0.2816亿立方米。
(4)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加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而得。
2015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36.716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6.7%,比常年增加18.9%,产水系数0.530,产水模数78.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2.蓄水动态
2015年全市共统计大中型水库49座,其中大型水库12座,中型水库37座,全市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18.6605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0.33112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量为13.5228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0.4346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当年末蓄水量为5.1377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0.1035亿立方米。
表6 2015年黄冈市行政分区水库蓄水量
3.供用耗排水分析
(1)供水量。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按水源类型分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统计。
2015年,全市总供水量29.590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6.5521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89.7%,地下水源供水量3.038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0.3%。与上年比较,总供水量增加1.211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增加0.809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增加0.4020亿立方米。
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占880.2%,引水工程供水量占3.6%,提水工程供水量占16.2%;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供水量占98.5%,深层承压水供水量占1.5%。
表7 2015年黄冈市行政分区供水量
续表
(2)用水量。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按农业、工业、生活三大类用户统计,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城镇公共、农村居民及牲畜用水;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量。
2015年,全市总用水量29.590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9.5422亿立方米,占66.0%,工业用水4.3258亿立方米,占14.6%,生活用水5.6779亿立方米,占19.2%,生态环境用水0.0450亿立方米,占0.2%。
表8 2015年黄冈市行政分区用水量
(3)耗、排水量。用水消耗量: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2015年,全市用水消耗总量14.8609亿立方米,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为50.0%。其中农业耗水量10.6470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1.2421亿立方米,生活耗水量2.9313亿立方米,生态环境耗水量0.0405亿立方米,分别占用水消耗总量的71.6%、8.4%和19.7%和0.3%。
废污水排放量:废污水排放量是指工业、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等用水户排放的水量,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
2015年,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4.6278亿立方米(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废水)为2.1375亿立方米,占46.2%,城镇生活污水1.0527亿立方米,占22.7%,第三产业废污水1.4376亿立方米,占31.1%。全市废污水入河量为3.2397亿立方米。
表9 2015年黄冈市行政分区废污水排放量
(4)用水指标、用水效率。2015年,全市人均用水量470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47立方米,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186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含火电)用水量为82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170升/吨,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70升/吨。因受经济结构、人口密度、作物组成、工业结构、节水水平、水资源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县市用水指标值存在一定差异,用水指标见表10。
表10 2015年黄冈市行政分区用水指标
续表
4.水环境概况
(1)河流水质。湖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黄冈分中心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全市中小河流的水质进行了监测评价。
2015年,全年期评价河长919.8千米,劣Ⅲ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5.9%。主要是浠水城关段、罗田尤河咀段、黄州长河段、举水闵集段、武穴市武山湖段,主要污染物为氨氮、高锰酸盐和总磷指数。
(2)湖泊水质。2015年,全年期共评价白潭湖、遗爱湖、余家潭、蔡家潭、武山湖和龙感湖6个湖泊。湖泊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从湖泊富营养化的角度评价,均为富营养湖泊。
(3)水库水质。2015年,全年期共评价水库12座,水质良好,按水库营养状态评价,12座水库均为中营养。
(4)省界水体水质。2015年,全年期省界水体评价3个断面,其中长江干流武穴闸断面水质为Ⅱ类,华阳河龙感湖省界断面水质为Ⅲ类。
表11 2015年省界水体水质状况
(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根据《水法》《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及《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对2015年度全市22个重要水功能区进行双因子达标评价,结果见表12。
评价结果表明:黄冈市2015年水功能区达标率满足80%要求,22个重要水功能区达标个数为18个,达标率为81.8%。
(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2015年,对全市17个重点城区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价,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全年期水质为Ⅱ—Ⅲ类,均达标。
表12 2015年黄冈市1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