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灾抗灾能力弱,严重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农业发展。一是耕地资源有限,量少质差,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耕地单位产出水平较低,人地矛盾突出,难以适应农业生产规模化、品种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发展需求;二是农村生态环境形势逐渐严峻。由于矿山、水电开发,地膜覆盖的大量推广应用,农村面源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逐渐严重;三是人均耕地面积少,水利设施简陋,人均旱涝保收面积仅有0.3亩,防灾抗灾能力不强。
第二,市场竞争力不强。基地规模不大,重建轻管、竞相仿效、低水平重复,造成产业结构雷同。近年来,农产品基地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围绕以林特产品、中药材、蔬菜为主的基地建设全面展开。由于缺乏市场引导,基地建设以农户为单位,各自为阵,造成基地建设出现小而全的局面,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没能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低,资源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龙头企业的牵引和辐射能力较弱,农业产业化进程慢。神农架长期受“木头经济”的影响,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起步较晚,整体生产水平较低,精加工较少,初级产品多,最终产品少。产品销售环节薄弱,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收集等功能较弱,农产品生产基地多而分散,加工、仓储、运销等服务体系严重滞后,主导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差,给农民回报率低,致使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速度缓慢。
第四,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不高。全区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高层次农业创新人才匮乏,乡镇工作机构、人员、设备需进一步完善,科技基础条件薄弱。农业科技投资主体不多,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主体素质不高,推广手段陈旧,技术到位率低,成果转化率较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服务单一,带动力弱,化解市场风险能力有限,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结构整体仍然处于上规模、增效益的调整初始阶段,规模优势、产业优势、特色优势不够明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依然艰巨。
课题完成单位:神农架林区农业资源区划办
课题完成人:王兴洲 李剑 喻杰 刘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