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粮食

(一)粮食

1.生产现状

粮食生产仍是神农架林区农业生产的重点,主要品种为玉米、小麦、薯类。由于神农架相对海拔高差大,气候垂直带显著,粮食生产地域分布比较明显。小麦主要产于阳日镇、新华乡和下谷乡等海拔在800米以下的地区。玉米和薯类为林区粮食生产的主要品种,在各乡均大量种植。据统计,2015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6426公顷,占耕地总面积10042公顷的63.99%,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628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5.3%,小麦播种面积280公顷,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4.5%,薯类播种面积2167公顷,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3.7%。2015年全年粮食总产量22565吨,其中,玉米、小麦、薯类产量分别为9524吨、982吨、8548吨。粮食生产年产值4239.8万元,占全区农业生产总值的10.4%。

由于神农架林区不属于产粮区,没有国家储备粮收购计划,加之受粮食市场价格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所生产的粮食除极少量用于口粮外,大多用于畜牧养殖饲料,商品化率极低。玉米、小麦商品化率均不足5%。近年来,薯类中的土豆转化为蔬菜产品,销量逐年增加,据调查,2015年全区土豆销售量为2300吨,商品化率34.2%。

2.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从2000年开始,神农架结合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有效优化种植业结构,根据神农架林区的资源条件,大力发展林特经济和优势农作物,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年报显示,全区耕地面积从2000年的14.3万亩减少到2015年的7.4万亩,共减少6.9万亩。2000年粮食播种面积由18.77万亩减少到2015年的10.0万亩。在粮食播种面积大量减少的同时,茶园、蔬菜、干鲜果等优势农业生产面积得到了有效增加。特色农业和农业规模化种植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