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及原因分析

(三)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及原因分析

1.冬小麦油菜监测结果及原因分析

(1)地面样方监测结果

①冬小麦地面样方监测结果

根据本次野外调查的样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湖北省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整体有所增加,较上一年度的总体变化率为2.29%(去掉废弃样方以及变化率最高值样方和变化率最低值样方)。在参与统计的77个样方结果中,有25个样方冬小麦种植面积没变化,32个样方冬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其余20个样方中冬小麦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

②油菜地面样方监测结果

根据本次野外调查的样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湖北省的油菜种植面积明显减少,较上一年度的总体变化率为-13.33%(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在统计的42个样方结果中,有4个样方油菜种植面积没变化,7个样方油菜种植面积有小幅度增加,其余31个样方中油菜的种植面积均有所减少。

(2)遥感影像监测结果

①冬小麦遥感监测结果

通过对各市县的解译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5年湖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为860.94千公顷,2014年为853.05千公顷,相比去年,2015年湖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7.89千公顷,变化率为0.93%。今年1月进行的湖北省本年度冬小麦地面样方监测结果反映,湖北省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变化率为1.28%,与遥感监测的结果所反映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此外,本年度监测区域的冬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80%以上,因此,本次监测结果能够较好地代表全省冬小麦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湖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分布见图6、图7。

图6 湖北省2015年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分布

图7 湖北省2014年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分布

②油菜遥感监测结果

通过对各市县的解译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2014年监测区内冬油菜种植面积为522.22千公顷,2015年为507.99千公顷,相比去年,2015年冬油菜种植面积减少了14.23千公顷,变化率为-2.73%;在县域尺度上,大部分市县的油菜种植面积都呈减少趋势,只有少部分市县种植面积增加,这说明湖北省2015年的油菜种植面积较上一年度总体上呈现减少的趋势。

湖北省冬油菜种植面积空间分如图8、图9。

(3)监测结果分析

冬小麦种植面积增加,油菜种植面积减少。

种植油菜效益不高,所需投入较小麦多,而且农村劳动力普遍不足,农民大多改种小麦,导致油菜种植面积减少。

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加上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的田地逐渐流转到种植大户手中,种植大户普遍愿意种植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冬小麦。

本年度冬小麦面积增加,主要是由油菜改种小麦,在江汉平原地区表现的较为明显,如下面的对比图像,见图10,去年种植油菜的区域在今年明显改种了小麦。图中粉红色的是油菜,红色的是冬小麦,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15年的影像中,相比上一年度红色的区域面积增加,粉色区域面积明显减少。

图8 湖北省2014年冬油菜种植面积空间分布

图9 湖北省2015年冬油菜种植面积空间分布

图10 湖北省冬油菜与冬小麦种植面积影像图

2.早稻监测结果及原因分析

(1)地面样方监测结果

通过对调查的47个早稻地面样方的统计分析,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以及废弃的样方(ZD42046,大棚种植葡萄)进行统计,其中有17个样方中早稻种植面积无变化,有18个样方中早稻种植面积减少,有9个样方中早稻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都较小。最终得到湖北省早稻种植面积变化率为-3.24%,整体上呈现减小趋势。

(2)遥感影像监测结果

在本次遥感监测中,一共解译了76个1∶5万图幅框,总覆盖面积达到320万公顷,通过解译得到,2014年早稻种植面积为175804.15公顷,2015年早稻种植面积为175315.66公顷,减少了488.49公顷。通过对这76个图幅框的综合统计分析,本次早稻种植面积总体上和去年基本持平,略有所减少,变化率为-0.28%。

(3)监测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湖北省本年度早稻种植面积较少主要有以下原因:

①劳动力转移。劳动力转移是目前湖北省早稻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受采访农户年龄大部分在50岁以上,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打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少。种植早、晚稻的工作量大,尤其是在双抢期间,现有劳动力难以顺利完成早稻的收割和晚稻的移栽工作,因而,目前农户大多不愿种植早稻。

②比较收益。早稻收益低,而一季稻价格较早稻、晚稻高,种双季稻(早稻、晚稻)的产量并不比一季稻高很多,相比早稻晚稻两季,一季稻更省工省力成本低,而且收益相对于双季稻少不了多少,因而部分地区在劳动力紧缺情况下,农民更愿意种一季稻。

3.棉花及一季稻晚稻监测结果及分析

(1)地面样方监测结果

①棉花地面样方监测结果

通过对55个棉花样方数据的初步统计,棉花本年度的种植面积大量减少,总体变化率达到-17.20%。在这55个棉花样方中,有45个样方面积减少,其中,变化率最大的是MH42030,棉花大量改种玉米;有9个样方面积没变化(包括被建筑用地占用样方),1个样方面积增加。

②一季稻晚稻地面样方监测结果

通过对101个一季稻晚稻地面样方的调查统计分析,本年度湖北省一季稻晚稻种植面积和去年基本持平,略微有所增加,总体变化率为0.98%(分别去掉一季稻和晚稻样方中变化率最高和最低的样方进行统计)。本次实际参与统计样方97个,在这97个样方中,有60个样方面积没变化,12个样方面积减少,25个样方面积有所增加。

(2)遥感影像监测结果

①棉花遥感监测结果

本次棉花遥感监测工解译1∶5万图幅框135个,用于变化率监测的有效图幅框124个。通过对以上124个有效图幅框统计分析,湖北省本年度棉花种植面积总体有所减少,其中本年度(是否写明年份,如2015年度)监测面积是18.79万公顷,去年的监测面积是19.18万公顷,相比去年(2014年度)减少了0.39万公顷,总体变化率是-2.02%。

②一季稻晚稻监测结果

本次湖北省一季稻晚稻遥感监测工作解译1∶5万图幅框共计151个,图框中影像范围的监测比例达到100%,去除去年没有影像覆盖的图框,共有148个有效监测图框,通过统计分析以上有效图框,湖北省本年度一季稻晚稻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根据对148个有效图幅框解译结果的统计分析,本年度一季稻晚稻种植面积是122.89万公顷,去年的种植面积是120.95万公顷,相比去年增加了1.94万公顷,总体变化率是1.60%。

(3)监测结果分析

①湖北省棉花面积减少原因分析

通过农户采访得知,今年湖北省棉花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情况。

a.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缺乏,种植棉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而且种植棉花周期太长,总体投入大,受气候影响大,风险比种植水稻等作物大,而如今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剩下的都是年纪大的农民在种田。因而,不少农民大量将棉花地改种其他可以大面积使用机器收割的作物,如黄豆等。

b.比较收益。棉花经济效益不好,种植成本高,投入大。棉花种子价格较高,一亩地种子投入150~180元,农药化肥也需要300多元,加上人工费等,种植一亩的棉花投入能达到600~700元,而去年棉花收购价格偏低,普遍价格低于3元/斤,有些地区甚至更低,棉花产量只有300~400斤/亩。种植棉花的收益太低,农民大量改种大豆、玉米等作物。另外,棉花补贴力度小。总体来说,种植棉花总体效益不高,因此农民普遍改种玉米、芝麻等经济效益较好的作物。

②湖北省一季稻晚稻面积减少原因分析

a.比较收益 根据大量的农户采访,大量了解了一季稻晚稻的种植成本和收益情况,种植水稻每亩的收益可达到800元左右,收益相对较高且比较稳定。其他作物比如棉花,收益相对不稳定,受气候影响较大,尤其是下暴雨对棉花产量和质量影响都比较大,去年降水虽然不是很多,但是短时间降雨量大,特别是在开花期,强降雨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从而大大降低了棉花的收益,去年棉花收购价格低,也是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的原因之一。

b.气候原因 湖北省一季稻种植时间主要是5—7月,以6月居多,因而,5—7月的气候对水稻的种植影响较大,根据湖北省气象局信息,本年度气温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省平均略微偏低,全省降水和去年相比有所增加,5月、6月,全省平均降水比历史同期增多2~3成。5月全省平均降水量174毫米,总体偏多2.5成。6月鄂西北、鄂西南北部和江汉平原北部月降水量为98~200毫米,鄂西南南部、江汉平原南部和鄂东地区200~378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除鄂西北南部偏少1~2成,其他大部偏多10%~140%。总体上说,由于气温偏低,降水量增加,全省尤其是江汉平原中南部及鄂西北部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变化有明显增加。

(4)其他机构监测情况对比

①2015年全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预计同比降幅20.1%长江中下游棉区植棉意向面积为837.6万亩,同比下降33.8%,降幅较2014年11月份的调查结果扩大14.7个百分点。其中,湖北、江苏两省意向植棉面积同比降幅在40%以上,分别下降42.3%、40.9%,湖南省意向植棉面积同比下降35.7%,安徽省同比下降20.8%,江西省同比下降20.7%。

②湖北公安棉花补贴未到手,面积将续减

2014年统计局上报的公安县棉花面积40万亩,产量3.5万吨。而当地农业合作社反映,去年棉花产量实际在2万吨左右,主要是因为采摘期连续降雨半个多月,造成大幅度减产,棉花单产下降40%左右,棉花的品级和颜色也受到影响,以淡点污棉3级较多;另外根据当地未申报的不算正常耕地用来种植棉花有10万亩左右。

2015年斗湖提镇按照种子推广站种子供应情况核算面积,今年棉花面积将下降3万亩左右,替代作物主要是玉米和黄豆。

③湖北省调减棉花种植面积

湖北今年棉花产区种植结构调整将在稳定、优化、增效的原则下调减棉花面积,发展粮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