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集美模式的运行方式定位
1.研学旅行集美模式的构建思考
研学旅行的发展模式构建,基于三个出发点:① 研学旅行中教育的公益属性的体现;② 发展模式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③ 研学旅行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对社会效益与产业发展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以上三点一直是我们思考和寻求的突破点,在探寻研究过多种模式之后,我们采用了社会企业模式来构建集美研学旅行发展模式,希望以此模式进行研学旅行政策的实践探索。
“社会企业”这一概念进入中国要追溯到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创始人尤努斯说:“传统的慈善方式不具备造血功能,不能解决困难群体的根本问题。社会企业与传统的慈善组织相比较,其创新性、可持续性更强。”因此,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企业传播最广的原始定义。
作为“社会企业”的发源国——英国在社会企业的引导和发展中探索出一套完善的模式和经验并在世界各国进行推广,英国政府对社会企业的定义为:“一个社会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它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目标,而它的利润应主要用于对社会目标的支持性投资或直接投资到社区当中,而不是为了股东和所有人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投资。”英国社会企业联盟(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UK)为社会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简单的定义:“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并认为社会企业具有如下共同特征:
(1)企业导向——直接参与为市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2)社会目标——有明确的社会和(或)环境目标,如创造就业机会、培训或提供本地服务。其伦理价值包括对本地社会技能建设的承诺,而为实现其社会目标,其收益主要用于再投资。
(3)社会所有制——治理结构和所有制结构通常建立在利益相关者团体(如员工、用户、客户、地方社区团体和社会投资者)或代表更广泛利益的相关者对企业实施控制的托管人或董事的参与基础之上的自治组织。它们就其产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向其利益相关者以及更广泛的社区负责。收益可作为利益相关者的分红进行分配或用于有利于社区利益的用途。
(4)社会企业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 认识到社会问题;② 运用企业家精神以及方法来组织、创造、管理一个企业;③ 达到社会改变的目标。
按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一二元价值划分,社会企业被认为具有下列特征:
(1)运用商业工具和方法实现社会目标。
(2)社会资本与商业资本相混合,社会方法与商业方法相混合。
(3)创造社会和经济价值。
(4)通过商业活动创收所得为社会项目提供资金。
(5)市场驱动和使命导向。
(6)令人满意的财务表现和社会影响。
(7)以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式实现财务目标。
(8)为完成使命而有策略地组建企业。
2.研学旅行集美模式的构建
基于以上理念和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将集美研学旅行运行模式概括如下(见图2.24):
(1)由集美区属国有企业进行研学旅行营地和研学旅行产业园的投资和建设。
(2)由政府出台政策支持产业园的发展,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带动产业集群,以边际效应带动辖区内相关产业发展。
(3)设立专业运营公司构建商业模式进行有效运作,保障项目长期可持续发展。
由集美区国有资产管理投资有限公司和专业公司共同成立专业运营公司构建商业模式进行有效运营。
图2.24 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