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改造提升资源

三、整合改造提升资源

1.地区资源归纳整理,构建出课程主题模块

以集美为例,集美学村拥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各种形态的文化艺术场所,可从幼儿园读到博士的教育资源,东西交融、传统与现代融汇的地方文化特色,各种产业群积聚,交通便利,城市精致小巧,非常适合将整座城市作为研学旅行课程的学习之城,丰富的资源条件为学习场所和学习内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人文主题:嘉庚精神、集美学村、嘉庚纪念馆、集美大社、闽南文化、侨乡文化、海洋文化、十几所大学、各种公立与民间博物馆等。

(2)自然主题:园博苑水上园林博览园、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灵玲动物王国、海滩、海岛、农庄、景区景点及户外运动场所等。

(3)艺术主题:嘉庚建筑、嘉庚剧院、三影堂艺术中心、兑山艺术中心等国家及民间艺术馆、艺术家工作室集群、大学艺术院校、闽南传统音乐、戏曲、建筑、民间信仰等等构成的丰富而特别的艺术形式。

(4)科学主题:大学相关院校、诚毅科探中心、三圈模型基地、正新汽车文化主题公园等。

(5)商业主题:现代化的各种制造业、软件园、创业园、商业企业形态等。

(6)公益主题:特教学校、福利院、社区环保项目。

2.对景区景点、文化教育场所进行改造和提升

(1)为景区进行符合学生研学旅行的主题定位。提炼景区内容中符合学生群体教育内涵的清晰定位,突出景区资源的教育性、文化独特性。

(2)为景区进行教育内容的提炼和设计,使之达到教育化、课程化、体系化、体验化、趣味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①景区资源条件与学生所需教育内容的相关性,主题和内容契合教育需求。

②注重景区特色教育内容进行活动内容课程化设计。

③课程内容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群体的需求形成系统化展现。

④课程内容须有部分环节可供学生实践操作体验,并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

(3)为景区活动执行团队进行培训并颁发国家认证从业资格证书。

①执行内容的教育化:讲解词根据活动主题、教育需求和学生年龄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②执行工作人员教师化:具备生动活泼、正确地讲解和引导学生的能力,知识面及能力要求较高,要能在活动过程中正确回答学生疑问。

③个人形象和素养:端庄大方、用词用语带给学生正面体验。

④安全应急技能:带领学生团队前接受过严格的安全和应急处理培训,并能熟练进行技能操作

(4)为景区进行安全保障规划的调整。

①场地及设施符合青少年安全需求。

A.根据活动主题内容和学生年龄规划活动线路,在活动范围之内的各项设施的安全调整(参见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B.场地容积量与学生人数的配比符合安全标准。

C.应急安保路径规划。

②景区内标识规范、符合学生群体认知。

③后勤设施保障。

A.卫生间:学生人数与卫生间数量配比。

B.空旷场地:供学生集合和应急、休整时使用。

C.应急设施:医务室及工作人员。

D.供水设施及餐饮:视学生及活动情况而定,参见国家相关标准。

④培训安保人员:接受过严格的安全和应急处理培训,并能熟练进行技能操作。

A.活动期间大门口安保人员。

B.活动期间巡逻安保人员。

C.应急处理安保人员。

⑤制定应急预案及设施。

A.科学严谨的安全预案及演练。

B.所以参与工作人员接受正规严格的安全及应急培训并能熟练使用技能。

C.应急安全场所、设施、流程及人员配备。

(5)为改造后的景区申请国家认证证书。为改造提升之后符合接待学生游学的景区发放国家级相关认证证书,此证书将获得活动组织机构、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认可,帮助景区获得活动开展资质。

(6)为符合资质的学生游学景区设计学生活动线路并形成产品在市场推广:将获得资质的景区产品纳入市场营销计划进行推广,引入客流(见图2.44)。

图2.44 举办文化交流季与成立国际研学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