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模式的落地实施方案
集美区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政策实施的工作计划。
1.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工作筹备、协调和开展
(1)成立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和统筹规划。对辖区内教育行政部门和试点学校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进行管理指导和统筹规划,坚持“以学校为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与当地旅游、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将研学旅行纳入到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试点学校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之中。
(2)以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为主体进行机制健全和资源整合。指导各教育行政部门和试点学校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开展研学旅行工作,结合中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积极动员社会各行各业的力量,充分挖掘社会优质公共资源,创新活动载体,拓展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内容,构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长效工作机制。
2.研学旅行系列课程的研发和指导
(1)与专业机构成立“研学旅行研究中心”进行课程研发。由厦门与港澳台人士共同成立“研学旅行研究中心”,组成课题研发小组,构建完整的研学旅行学术研究体系、行业运行体系和管理体系。
(2)集美地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方向。
①课程总体目标。通过研学旅行的开展,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健全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②根据不同年龄段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
A.小学阶段目标——乡土乡情、文化传承、公民教育初级课程为主。
以集美及厦门地区的景区景点、文化教育场所为主,通过研学旅行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厦门的历史、城市发展脉络、文化特征,解决文化断层和文化融入问题。
B.初中阶段目标——了解社会、商业企业和公民教育中级课程为主。
以集美及厦门地区的社会教育场所、知名商业企业、志愿服务机构为主,通过研学旅行,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国情国策,对国家发展有了解和参与感,具有初步的反思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初步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公民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C.高中阶段目标——生涯规划、人文素养和公民教育高级课程为主。
以厦门地区和全省典型的社会教育场所、大学专业介绍、职业岗位体验、项目调研为主,通过此类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为申请大学找到更明确的专业方向;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具有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收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选择能力;具有基本的独立生存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世界公民素养等。
③在试点阶段初期,以集美及厦门地区资源为主的研学旅行课程。
A.本地文化研学课程:闽南文化、海洋文化、侨乡文化、战地文化。
B.自然教育研学课程:自然教育、户外生存、现代农业。
C.知名大学研学课程: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的人文和学科。
D.青少年素养教育研学课程:人文、环保、志愿服务等公民意识和技能。
E.科技教育研学课程:现代科学技术的了解及在商业企业中的使用。
F.爱国教育研学课程:革命历史和城市发展历史。
G.现代商业研学课程:基于现代商业企业发展模式为载体的对社会了解、融入、培养创新创造精神的系列课程。
3.研学旅行营地和基地资源的考察、指导和认定
作为研学旅行的承载地,传统的景区景点和社会文化教育场所等在接待大规模未成年人时应该进行改善和提升其安全、应急的条件和措施;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应该进行课程和活动的导入和设计;所以前期应对具备接待能力和接待内容的营地和基地进行走访考察,对其进行指导,对改善后符合条件的进行认证。
(1)研学旅行营地。研学旅行时学生要大规模外出并集中食宿,其单次容纳量最少达到400人,并应该具备足够的活动空间和相应的设施设备,厦门现有具备成为研学旅行营地的有:
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研学旅行营地:位于集美新城的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是国内首家以国际马戏表演、自然标本科普馆,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大型马戏乐园主题园区。总面积350亩,主要由室内马戏表演场、五星级马戏主题特色酒店、自然标本科普馆和洋人风情街等四大项目组成。其中作为主体工程的椭圆形室内马戏表演场,采用多媒体数字舞美科技和十多种舞台模式,拥有200多名国外马戏表演人员和600多只训练有素的飞禽走兽同台演出,能同时容纳1万名观众,是世界最大的马戏表演场。
灵玲国际马戏城拥有便捷的交通、丰富多彩的主题内容、教学场所、室内外活动空间和后勤服务系统,园区内的学生营地宿舍可同时容纳500~800名学生入住,另有酒店房间可同时容纳1300人入住,可满足不同的住宿要求。
灵玲国际马戏城研学营地可以开展的课程为:
①动物科普教育课程。以灵玲国际马戏城丰富的动物驯养资源和自然标本科普馆馆藏资源,可以开展各种层级的、互动性强的动物科普课程。
②马戏文化体验课程。马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化艺术的载体,在世界各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成为文学、艺术、童年成长中的美好记忆。灵玲国际马戏城拥有各国的马戏演员,能演绎各国风格的马戏艺术,这个主题研学课程的开展将使学生们了解世界各国马戏的发展和艺术特征。
③多元文化体验课程。灵玲国际马戏城拥有两百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马戏演员,他们除了精彩的马戏表演之外,都能歌善舞、向中国的孩子展现各自国家和民族的音乐舞蹈,可以让来此研学的学生不出国门,感受世界多元文化的精彩。
④以灵玲马戏城为营地串联集美地区的其他研学课程。作为研学旅行资源非常丰富的集美,有集美学村、嘉庚精神,也有现代化的诚毅科技探索中心、保利剧院、展现闽南文化的老院子景区、三圈模型基地、正新轮胎博物馆、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园博苑等,可以灵玲国际马戏城为营地开展在集美区的系列研学课程。
(2)研学旅行基地。基地作为活动的开展地,应具备安全的场所和设施设备及管理水平,同时具备丰富内涵和教育意义,并具备让学生可以动手参与制作和体验的项目。
具备特殊资源和教育意义、拥有较为成熟的课程内容和体验活动的第一批研学旅行基地推荐为:
①本地文化研学基地:厦门市博物馆厦门本地文化传习中心,在博物馆原有馆藏品和研究成果基础上面向中小学生群体研发课程,开展厦门本地文化的学习、体验和传承教育;除传统参观讲解之外,将有各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和手工课程供学生们学习。
②自然教育研学基地:厦门市植物园,利用植物园优质的资源条件开展自然教育和户外生存系列课程。
③嘉庚精神研学基地:集美学村及嘉庚系列。
④爱国教育研学基地:国防园、大嶝岛、胡里山炮台、城市规划展览馆。
⑤知名大学研学基地:
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攀树基地;
华侨大学——校史博物馆+四端博物馆+龙舟基地;
厦门大学海洋学院、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海洋文化基地;
厦门理工学院——职业体验、生涯规划基地。
⑥科技教育研学基地:市科技馆、诚毅科探中心、软件园二期/三期、大学实验室、研究机构等。
⑦现代商业研学基地:大型企业如港务集团、建发集团、路达集团、三圈模型基地、正新轮胎博物馆、古龙酱文化园、厦门通士达有限公司、厦门海嘉面粉有限公司、LED检测中心、厦门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厦门银鹭高科技园区等的参观了解,高科技或是特色商业企业的项目调研。
⑧公民素养研学基地:慈济环保、特教学校、社会福利机构、社区项目、乡村项目、多元文化场所及项目。
4.制定实施和管理细则
(1)行政管理:
①主管机构——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的组建。
②研学旅行执行企业准入制度的制定。
③研学旅行营地及基地评定标准的拟定。
④研学旅行活动开展报备流程的制定。
⑤研学旅行课程建设整体框架。
⑥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模板的拟定。
(2)活动管理方案:
①安全预案。
②活动质量评定。
③活动效果评定。
(3)研学成果管理。对研学活动的开展进行过程性记录,研学课程报告和多方评价报告上传数据库进行记录和存档,成为学生研学旅行的课时记录和分数评定依据,并对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形成行业课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