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信息管理流程
一、单项选择题
1.竣工保修期的信息是建立在( )的基础上的。
A.施工期日常信息积累 B.保修期信息反馈
C.业主使用信息反馈 D.保修工作信息汇总
【答案】A
【解析】竣工保修期的信息是建立在施工期日常信息积累的基础上的。
2.“项目信息分类体系应能满足不同项目参与方高效信息交换的需要。同时,与有关国际、国内标准的一致性”是体现信息分类的( )原则。
A.稳定性 B.兼容性 C.可扩展性 D.逻辑性
【答案】B
【解析】对建设项目的信息进行分类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稳定性、兼容性、可扩展性、逻辑性和综合实用性。项目信息分类体系必须考虑到项目各参与方所应用的编码体系的情况,项目信息分类体系应能满足不同项目参与方高效信息交换的需要。同时,与有关国际、国内标准的一致性也是兼容性应考虑的内容。
3.信息来源较多且较杂,信息渠道还不正式的阶段是( )。
A.施工准备阶段 B.施工实施阶段
C.竣工保修阶段 D.可行性研究阶段
【答案】A
【解析】在施工准备期,信息的来源较多且较杂,由于参建各方相互了解还不够深入,信息渠道没有建立,搜集有一定困难。因此,更应该组建工程信息合理的流程,确定合理的信息源,规范各方的信息行为,建立必要的信息秩序。
4.以下不属于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工作原则的是( )。
A.标准化原则 B.经济化原则
C.定量化原则 D.时效性原则
【答案】B
【解析】监理工程师在进行建设工程信息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基本原则:标准化原则;有效性原则;定量化原则;时效性原则;高效处理原则;可预见原则。
5.下列对信息的时态表达不正确的是( )。
A.信息的过去时是知识 B.信息的现代时是数据
C.信息的将来时是情报 D.信息的过去时是数据
【答案】D
【解析】信息的时态信息有三个时态:信息的过去时是知识,现代时是数据,将来时是情报。
二、多项选择题
1.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的基本环节是( )。
A.搜集 B.加工 C.检索 D.分发
E.存储
【答案】ABCDE
【解析】建设工程信息管理贯穿建设工程全过程,衔接建设工程各个阶段、各个参建单位和各个方面,其基本环节有:信息的搜集、传递、加工、整理、检索、分发、存储。
2.施工准备阶段搜集的信息有( )。
A.监理大纲 B.监理规划
C.施工图的会审和交底记录 D.施工合同执行情况
E.本工程需遵循的相关建筑法律、法规
【答案】ACE
【解析】除了选项A、C、E外,施工准备阶段还应搜集的信息有:
(1)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组成,进场人员资质;进场设备的规格型号、保修记录;施工场地的准备情况;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及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特殊工程的技术方案,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表;进场材料、构件管理制度;安全保安措施;数据和信息管理制度;检测和检验、试验程序和设备;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资质等施工单位信息。
(2)建设工程场地的地质、水文、测量、气象数据;地上、地下管线,地下洞室,地上原有建筑物及周围建筑物、树木、道路;建筑红线,标高、坐标;水、电、气管道的引入标志;地质勘察报告、地形测量图及标桩等环境信息。
3.考虑分发的设计时,主要内容有( )。
A.了解使用部门(人)的使用目的、使用周期、使用频率、得到时间、数据的安全要求
B.决定分发的项目、内容、分发量、范围、数据来源
C.决定分发信息和数据的数据结构、类型、精度和如何组合成规定的格式
D.决定提供的信息和数据介质(纸张、显示器显示、磁盘或其他形式)
E.允许检索的范围、检索的密级划分、密码的管理
【答案】ABCD
【解析】考虑分发的设计时,主要内容有:
(1)了解使用部门(人)的使用目的、使用周期、使用频率、得到时间、数据的安全要求。
(2)决定分发的项目、内容、分发量、范围、数据来源。
(3)决定分发信息和数据的数据结构、类型、精度和如何组合成规定的格式。
(4)决定提供的信息和数据介质(纸张、显示器显示、磁盘或其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