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计划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计划工期是根据要求工期和计算工期确定的作为实施目标的工期,当已规定了要求工期时,计划工期( )要求工期。
A.大于 B.小于
C.大于或等于 D.小于或等于
【答案】D
【解析】计划工期是根据要求工期和计算工期确定的作为实施目标的工期,当已规定了要求工期时,计划工期不应超过要求工期。
2.(2012年真题)关于工程网络计划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均为关键工作
B.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总时差均为零
C.一个网络计划中只有一条关键线路
D.关键线路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不会发生转移
【答案】A
【解析】总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为关键线路,关键线路的长度就是网络计划的总工期。在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可能不止一条。而且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还会发生转移。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3.(2012年真题)工程网络计划中,某项工程的总时差为零时,则该工作的( )必然为零。
A.时间间隔 B.时距
C.间歇时间 D.自由时差
【答案】D
【解析】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4.(2013年真题)某工程网络计划中,工作E的持续时间为6天,最迟完成时间为第28天。该
工作有三项紧前工作,其最早完成时间分别为第16天、第19天和第20天,则工作E的总时差是( )天。
A.1 B.2 C.3 D.6
【答案】B
【解析】总时差=28-6-max{16,19,20}=2。
5.在工程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过程中,在缩短工作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应选择的压缩对象是( )的关键工作。
A.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费用最少
B.持续时间最长且有充足备用资源
C.持续时间最长且资源消耗最少
D.资源消耗少从而使直接费用最少
【答案】A
【解析】选择应缩短持续时间的关键工作。选择压缩对象时宜在关键工作中考虑下列因素: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有充足备用资源的工作;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费用最少的工作。
6.(2013年真题)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持续时间为5天,相关节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如下图,则工作M的总时差是( )天。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总时差=10-(2+5)=3。
7.某工程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节点中下方数字为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其中的关键工作为( )。
A.工作A、工作C和工作E
B.工作B、工作D和工作F
C.工作C、工作E和工作F
D.工作B、工作E和工作F
【答案】B
【解析】从搭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开始,逆着箭线方向依次找出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为零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为关键工作。
8.(2013年真题)工程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基本方法是通过( )来达到优化目标。
A.改变非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B.压缩非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C.改变关键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D.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答案】D
【解析】所谓工期优化,是指在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不能满足要求工期时,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以满足要求工期目标的过程。
9.某分部工程的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错误之处是( )。
A.节点编号不对 B.有多余虚工作
C.有多个终点节点 D.有多个起点节点
【答案】C
【解析】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任务中部分工作需要分期完成的网络计划除外)。除网络图的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外,不允许出现没有外向箭线的节点和没有内向箭线的节点。本题所示网络图中有两个终点,节点⑦和节点⑧。
10.在时标网络计划中,当工作箭头存在波形线时,工作箭头实线部分右端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 )。
A.最早完成时间 B.最早开始时间
C.最迟开始时间 D.最迟完成时间
【答案】A
【解析】在时标网络计划中,当工作箭头存在波形线时,工作箭头实线部分右端点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11.某工程单代号网络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D的ES为2 B.工作G的FF为2
C.工作F的FF为1 D.工作H的FF为1
【答案】B
【解析】根据有关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12.某工程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工作B的总时差为( )。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一项工作的总时差等于其紧后工作的总时差加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工作B的总时差为1周,因为:其紧后工作E的总时差(2周)+工作B和E之间的时间间隔(0周)=2周;紧后工作D(为关键工作)的总时差(0周)+工作B和D之间的时间间隔(1周)=1周。故工作B的总时差为1周。
13.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中,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除外,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这些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其( )。
A.总时差 B.自由时差
C.间歇时间 D.搭接时间
【答案】B
【解析】在时标网络计划中,以实箭线表示工作,实箭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该工作的持续时间;以虚箭线表示虚工作,由于虚工作的持续时间为零,故虚箭线只能垂直画;以波形线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除外,当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这些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其自由时差)。
14.在道路工程中,如果路基铺设工作的进展速度小于路面浇筑工作的进展速度时,须考虑为路面浇筑工作留有充分的工作面;否则,路面浇筑工作就将因没有工作面而无法进行。路基铺设工作的完成时间与路面浇筑工作的完成时间之间的差值就是( )。
A.FTS时距 B.STF时距
C.STS时距 D.FTF时距
【答案】B
【解析】在道路工程中,如果路基铺设工作的进展速度小于路面浇筑工作的进展速度时,须考虑为路面浇筑工作留有充分的工作面;否则,路面浇筑工作就将因没有工作面而无法进行。路基铺设工作的完成时间与路面浇筑工作的完成时间之间的差值就是STF时距。
15.在道路工程中,当路基铺设工作开始一段时间为路面浇筑工作创造一定条件之后,路面浇筑工作即可开始,路基铺设工作的开始时间与路面浇筑工作的开始时间之间的差值就是( )。
A.FTS时距 B.STF时距
C.STS时距 D.FTF时距
【答案】C
【解析】在道路工程中,当路基铺设工作开始一段时间为路面浇筑工作创造一定条件之后,路面浇筑工作即可开始,路基铺设工作的开始时间与路面浇筑工作的开始时间之间的差值就是STS时距。
二、多项选择题
1.按工作计算法计算的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包括( )。
A.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B.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
C.节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
D.工作的自由时差
E.工作的总时差
【答案】ABDE
【解析】所谓按工作计算法,就是以网络计划规划工作为对象,直接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这些时间参数包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完成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
2.某网络计划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A的紧后工作是工作D
B.工作C的紧后工作是工作G
C.工作E的紧前工作是工作B
D.工作D的紧后工作是工作H
E.工作F的紧前工作是工作B
【答案】ABCE
【解析】该网络计划的工作逻辑关系表如下:
网络计划的工作逻辑关系表
(续)
3.某分部工程时标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当该计划执行到第五天结束时检查实际进展情况,实际进度前锋线表明( )。
A.工作C实际进度拖后,但不影响总工期
B.工作D仍有总时差2天
C.工作E仍有总时差1天
D.工作G的最早开始时间将会受到影响
E.工作H的最早开始时间不会受到影响
【答案】BD
【解析】工作C拖后2天,有总时差1天,将影响总工期1天;工作D进度正常,仍有总时差2天;工作E为关键工作,其实际进度拖后1天,将影响总工期1天;由于工作C和工作E的实际进度拖后,将分别影响其紧后工作G和H的最早开始时间。
4.下列关于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工作箭线左端节点中心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B.工作箭线中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距
C.工作箭线中实线部分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该工作的持续时间
D.工作箭线中不存在波形线时,表明该工作的总时差为零
E.工作箭线中不存在波形线时,表明该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零
【答案】AC
【解析】工作箭线中的实箭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该工作的持续时间,波形线的水平投影长度表示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内的时间间隔;工作箭线左端点节点中心所对应的时标值为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选项D和E,只有在计算工期等于计划工期时才是正确的。
5.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所示,图中的错误有( )。
A.工作代号重复
B.节点编号有误
C.多个起点节点
D.多个终点节点
E.存在循环回路
【答案】BD
【解析】双代号网络计划的绘制。节点⑧应与节点⑨互换;存在⑧和⑩两个终点节点。
6.在下列所述线路中,( )必为关键线路。
A.双代号网络计划中没有虚箭线的线路
B.时标网络计划中没有波形线的线路
C.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相邻两项工作之间时间间隔均为零的线路
D.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
E.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
【答案】BC
【解析】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可能有虚工作(虚箭线)存在,且由关键节点组成的线路不一定是关键线路。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不一定是关键线路,只有当该线路上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零时才能成为关键线路。
7.在下图所示的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是( )。
A.工作B B.工作C
C.工作D D.工作E
E.工作I
【答案】ADE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双代号网络计划关键工作的判定方法。利用标号法确定关键线路如下图所示,其中工作B、E、H、I、J为关键工作。
8.(2012年真题)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目的为( )。
A.使该工程的资源需用量尽可能均衡
B.使该工程的强度降低
C.使该工程的资源需用量最少
D.使该工程的资源需用量满足资源限制条件
E.使该工程的资源需求符合正态分析
【答案】AD
【解析】在通常情况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分为两种,即“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前者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满足资源限制条件下,使工期延长最少的过程;而后者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工期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需用量尽可能均衡的过程。
9.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天),图中已标出每个节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该计划表明( )。
A.所有节点均为关键节点
B.所有工作均为关键工作
C.计算工期为15天且关键线路有两条
D.工作1-3与工作1-4的总时差相等
E.工作2-7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相等
【答案】ACE
【解析】A项因“关键节点的最迟时间与最早时间的差值最小。特别当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与最迟时间必然相等。”所以均为关键节点。B项工作1-4:0+4≠5,所以不对。C项计算工期为15天,其关键线路为:1-2-3-4-5-6-8;1-2-3-4-5-7-8。D项工作1-3的总时差为5-3-0=2;工作1-4的总时差为5-0-4=1,所以不相等。E项工作2-7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均为1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