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地质印象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简介
《清江地质印象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这本书是由.李江风等编著创作的,《清江地质印象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共有178章节
1
作者简介
李江风,博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1996年至今,主要从事资源环境调查与评价、地...
2
目录
目 录 作者简介 第一章 清江画廊——鄂西山水绿色精华 第一节 画廊简介 第二节 地理位置 第三节 交通条件 第四节 历史沿革 第五节 地质公园 一、公园性质 ...
3
第一章 清江画廊——鄂西山水绿色精华
长阳,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长阳人”的故乡、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有“佷阳古地,夷水名疆”之称。长阳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民族风情...
4
第一节 画廊简介
清江,古称“夷水”,《水经注》云:“夷水,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因名清江也。”清江是土家人的母亲河,洋洋洒洒八百里,宛如一条蓝色飘带,穿山越峡,自利川市齐跃山发...
5
第二节 地理位置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武陵山区、清江中下游,属宜昌“1+5”都市区规划和半小时经济圈范畴。地跨东经110°21′—111°21′,北纬30°12′—30°4...
6
第三节 交通条件
长阳距省会武汉320km、三峡机场32km、长江水运码头红花套28km。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318国道和清江黄金水道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初步形成了“水陆空”...
7
第四节 历史沿革
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樊氏、巴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于黑穴。...
8
第五节 地质公园
湖北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以清江画廊为核心区域建立,地理坐标地跨东经110°26′24″—111°13′19″,北纬30°17′42″—30°29′16″。公园由...
9
一、公园性质
长阳是一个典型的裸露岩溶地貌区,溶洞伏流遍布全境。公园内拥有完整的岩溶地貌系统,典型的构造遗迹和地质剖面等地质遗迹,是一个将地质(含古冰川)剖面、古生物化石(含...
10
二、发展历史
2007年7月,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联手开展了长阳地区地质遗迹调查及湖北清江长阳地质公园(省级)的申报工作。 图1-8 湖北长阳清江国...
11
第六节 旅游发展
2016年,长阳县全年接待旅游者70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3亿元,分别比同期增长16.9%和16.2%。旅游业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亿元。其中,...
12
第二章 地质溯源——追寻远古沧海桑田
清江画廊位于江汉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克拉通南缘与江南陆棚的过渡地带。在地质演化上主要经历了晋宁期、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
13
第一节 地学研究简史
清江画廊所在的长阳地区是我国较早开展地质研究工作的地区之一,其研究程度相对较高。20世纪30—50年代,老一辈地质学家许杰(1933)、王钰(1945)、尹赞勋...
14
第二节 地质演化历史
长阳曾经历了5期对区域地质建造和构造格架产生重要影响的造山运动和海陆变迁事件,不同地质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及地壳演化形式。...
15
一、基底初成
晋宁造山运动是影响整个扬子地块的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它发生在距今10亿—8亿年,使长江三峡地区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质运动,并伴随大规模岩浆侵入和褶皱及断裂活动...
16
二、古陆崛起
在距今8亿—2.3亿年的南华纪至中三叠世,长阳地区与扬子克拉通其他地区一样,绝大部分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浅海陆表海环境,发育了较厚的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古生代早期...
17
三、地壳隆凹
距今2.3亿年左右中三叠世后期开始发生的印支造山运动,使华南地块与华北地块发生碰撞对接,促使华南地块隆升,长阳地区也随之上升为陆地,从而结束了漫长的海洋环境以及...
18
四、雏形形成
侏罗纪晚期(距今约1.45亿年)开始的燕山造山运动是一次规模最为壮观并造就整体中国大陆地质地貌雏形的造山运动,当然也是影响长阳地区地质地貌的一次最为重要的构造运...
19
五、峥嵘初露
从距今约6500万年的新生代早期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是地球演化历史较为壮观的造山运动,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强烈俯冲作用下,导致青藏高原的抬升和珠穆朗玛峰的形成...
20
第三节 地层与构造
...
21
一、地层
长阳所处区域南华纪至中三叠纪地层发育完整,化石丰富,是南华系古城组、上泥盆统黄家磴组和下石炭统长阳组命名及层型剖面所在地;构造形迹以盖层褶皱为主,断裂较为发育。...
22
二、地质构造
长阳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稳定的扬子板块南缘与江南陆棚的过渡地带,构造较为简单,以升降运动和盖层褶皱为主;断裂较为发育,以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和近东向断裂为主。在长...
23
第四节 典型地质遗迹
长阳清江画廊的地质遗迹可分为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地质地貌、化石遗迹共4个大类(表2-2),包含地层剖面、岩石剖面、构造形迹、岩溶地貌、流水地貌、洞穴化...
24
一、地质剖面遗迹
1.长阳古城和王家棚冰川遗迹剖面 该剖面出露于长阳古城和王家棚背斜核部,由古城期和南沱期大陆冰川所形成的冰碛混杂岩以及两次冰川之间的冰期沉积而成,该冰期沉积主要...
25
二、地质构造遗迹
1.断裂构造 公园内断裂构造发育明显,最为主要的是从秭归县荒口延伸至五峰县渔洋关的仙女山-都镇湾断裂,该断裂是从顺剪切型断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形成于燕山运动...
26
三、地质地貌遗迹
1.岩溶地貌 地质公园内岩溶地貌多分布在长阳复式背斜中。总体表现为峰林—洼地或峰丛—槽谷地貌景观,如峰丛、峰林、岩柱、洼地、槽谷等。进入中三叠世以后长阳地区历经...
27
四、化石遗迹
1.洞穴化石 位于公园武落钟离山园区南部钟家湾村一洞穴中的“长阳人”化石保存于早奥陶世(距今4.85亿年左右)海相南津关组下部灰岩溶洞中(图2-6)。该化石为古...
28
第五节 地学意义
清江画廊是一个集古人类遗址、古冰川遗迹、古生物化石、地层剖面、构造形迹、河谷阶地和岩溶地貌、植被生态及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天然地质博物馆,是一个寓地质科学内涵于自然...
29
一、古人类学意义:填补古人类学在时间、空间上的空白
“长阳人”是我国长江以南最早的远古人类之一,“长阳人”及其共存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发生于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早期,在人类发展史上介于“猿人”与“新智人”之间,...
30
二、地层学意义:弥补了三峡地区古冰川序列的缺陷
公园内长阳古城和王家棚地区保存有新元古代南华纪古冰川遗迹和晚古生代海陆交互相-海相沉积,两者之间夹杂着锰矿层。由于在宜昌莲沱南华系层型剖面上仅发育了上层冰碛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