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貌特征对比

三、岩溶地貌特征对比

在全球陆地面积中,岩溶分布面积大约占12.5%。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区之一,岩溶地貌分布约130万km2,占整个国家陆地面积的13.5%。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溶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岩溶,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岩溶,高山岩溶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等高海拔地区,江南地区少有分布。湖北境内宜昌以西的鄂西南地区是湖北岩溶地貌发育强烈地区,岩溶地貌星罗棋布,发育典型,类型也齐全,地标岩溶地貌与地下岩溶地貌均很发育,是一种岩溶丘陵-岩溶山地景观,它与贵州省岩溶地貌比较相似,同岩溶地貌广泛发育的桂、旗、黔等省(区)组成了我国南方岩溶地貌类型。

湖北长阳清江国家地质公园内碳酸盐岩沉积分布普遍,河流和地下水作用强烈,发育了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除天柱山的峰丛,方山石林和黄柏山峰林、香炉石和石柱观的石柱、钟家村石牙,溶蚀洼地,漏斗等岩溶地貌外,在不同岩溶台面上,还分布规模不等的洞穴系统,如规模巨大的巴王洞等溶洞,沿溶蚀槽谷形成的石板溪瀑布,以及由于地下暗河形成的五爪观瀑布;在火烧坪—白溢寨一带一级岩溶台面上还可见落水洞、溶蚀洼地、盲谷、溶蚀残丘等。与这些世界级、国家级地质公园的岩溶地貌景观相比,长阳清江画廊内的岩溶地貌景观毫不逊色,极具典型性和多样性特征(表6-3)。

表6-3 国内典型岩溶地貌遗迹景观特征对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