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河流阶地

2.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发展演变不同程度地记录了流域环境的演变过程,成为所属流域环境演变的主要信息载体之一。鄂西地区从更新世到全新世出现过多次间歇式的上隆过程,加上长期的河流侵蚀等作用,在清江流域发育有较为完整的河流阶地。据徐瑞春(2000)、胡道功(1997)等研究发现,清江上游一般发育4级阶地,且主要是基座阶地,堆积物具二元结构,以冰川堆积物为主。根据阶地上堆积物时代对比,下游比上游多2~3级高基座阶地,即存在多级中更新世以前形成的阶地,其中第Ⅳ级阶地为侵蚀阶地,大致相当于云梦群夷平面。清江下游一般发育5~7级基座阶地,据鄢道平等(2007)的研究,在清江下游的长阳隔河岩—河口段清江流域两侧发育有比较完整的6级河流阶地,阶地大部分为基座阶地型,第一级阶地,见于长阳附近、柳津滩一带,由灰黄色砂土层和下伏的胶结砾石层组成;第二级阶地,长阳附近、柳津滩一带由黏土砂层和冲积砾石层组成;第三级阶地,在长阳附近由黏土质砂层、含巨砾的砾石层组成,柳津滩一带则含有透镜状砾石层;第四级阶地,在长阳附近由泥砾混杂堆积物而成,柳津滩一带上为网纹化黏土,下为砾石层;第五级阶地,长阳附近上为含砾黏土层,下为巨砾泥砾堆积而成,柳津滩一带上则为网纹化黏土层;第六级阶地,长阳附近为含砾石黏土堆积,柳津滩上为网纹状黏土层,中下含砾。阶地主要是由两个不同时代的阶面和前坡组合而成的(图3-87)。从鄢道平等(2007)所获得的测年数据来看,清江下游长阳附近的第一至第六级阶地上部黏土质层的时代都在距今32万年(ESR法)以内,第六级阶地与前人所做的孢粉分析时代基本一致,属中更新世,但还是比长江阶地晚了近一半(73万年)。招徕河—盐池河河段河流阶地剖面综合示意图如图3-88所示。

图3-87 河流阶地形态要素图

R.河床;P河漫滩;A.阶地前缘;D阶地后缘;ABD.阶地面;AF、ED.阶地陡坎;
h1.阶地前缘高度;h2.阶地后缘高度;h3.第二级阶地前缘高度

图3-88 招徕河—盐池河河段河流阶地剖面综合示意图

河流阶地的定义、分类及成因

河流阶地(Stream terrace)是与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相关的、沿河流或废弃河流分布的阶梯状地形。它包含阶地面、阶地斜坡、阶地前缘、阶地坡麓和阶地后缘等地形单元。

根据河流阶地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①侵蚀阶地: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其特点是阶地面上很少看到河相沉积物。②堆积阶地:这种阶地在河谷的中下游最为常见。其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大致分为河流的冲刷时期、冲积物形成时期、河流下蚀时期3个时期。③基座阶地:主要是由于河流强烈下切所形成的,河流前期形成宽谷之后,河流深切入基岩,就形成了以上部是河流沉积物、下部是基岩为标志的基座阶地。

河流阶地是河床演变长期效应的表现方式之一,它的形成和演变主要受到下述因素的影响:①构造运动:往往造成河道比降的变化,影响河流系统中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②气候变化:主要是降水以及与之相关的植被等通过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来影响河流过程和河流地貌。③侵蚀基准面下降:导致河道比降的增大从而增强河流的下切侵蚀能力。④河流袭夺:袭夺后的河流侵蚀加强,被袭夺的河流侵蚀减弱。⑤河曲摆动和岩性差异:引起差异性水流侵蚀现象。⑥冰川进退:引起侵蚀部位以及侵蚀能力的变化。此外,还有河流支流汇合、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对河流系统的影响也可以影响到河流阶地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