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壳隆凹
2025年09月26日
三、地壳隆凹
距今2.3亿年左右中三叠世后期开始发生的印支造山运动,使华南地块与华北地块发生碰撞对接,促使华南地块隆升,长阳地区也随之上升为陆地,从而结束了漫长的海洋环境以及与其配套的海相沉积,古地理面貌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使中三叠世以前形成的所有地层隆升,形成一系列北西西至东西向的隆起与凹陷,并在局部凹陷地区开始了晚三叠世及早侏罗世的陆相沉积。推测在长阳地区,如大堰盆地等相对凹陷地区,也发育了中三叠世至侏罗纪沉积,但由于后期风化剥蚀作用而未能保存下来;或为白垩纪—新近纪沉积所覆盖,而未能出露于地表(汪啸风等,2013)。
印支运动
印支运动(Indosinian movement)是由法国地质学家Gromaget(1934)在研究越南的地层时首次提出,后经黄汲清的倡导,这一概念在中国也得到广泛使用。最初,印支运动只是指中南半岛和中国华南地区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所表现的构造运动,但现在已经把从晚二叠世至三叠纪之间的构造运动都统称为印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