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石遗迹

四、化石遗迹

1.洞穴化石

位于公园武落钟离山园区南部钟家湾村一洞穴中的“长阳人”化石保存于早奥陶世(距今4.85亿年左右)海相南津关组下部灰岩溶洞中(图2-6)。该化石为古人类化石,形成于距今约19.5万年,迟于马坝人、早于丁村人,为中更新世晚期的古人类化石,大致属旧石器时代范围。该化石既保留了如鼻腔底壁弯曲不明显、犬齿显著隆凸且其上端超过鼻腔底等古猿人的特征,同时又呈现了许多与现代人相近的特征,如颌的倾斜度变平缓、鼻棘较窄而向前、颚面凹凸不平等。与“长阳人”化石伴随出土的还有大熊猫、中国犀牛、虎、古豺、巨貘、豪猪、东方剑齿象、竹鼠、鹿等40多种共存的其他动物化石。

图2-6 “长阳人”复原图

2.地层化石

方山石林景区游步道旁和伴峡至渔峡口沿路岩壁多处可见发育于中厚层白云岩中的寒武纪叠层石遗迹。此处的叠层石主要为低等单细胞蓝绿藻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黏结外来的灰泥、灰砂而形成的明暗相间纹层,同时白云岩含有燧石条带灰岩(也称三游洞灰岩),出露有燧石条带(团块)。另外,在长阳天柱山脚下震旦系陡山沱组中发现了最早动物胚胎化石,在鸭子口火石山、资丘淋湘溪和棚坪上泥盆统黄家磴组砂泥岩中,发现有以最古老的古蕨类植物(Archaeopteris)和大量原始鳞木(Leptophloeum)为代表的保存完好的古植物群,并共生有古鱼类(胴甲鱼)化石遗迹。在长阳鸭子口乡杨溪村一带,在距今4.85亿—4.43亿年的奥陶系红花园组、大湾组和宝塔组中,发现有大量保存完好的角石动物化石,主要有朝鲜角石(Coreanoceras)、满洲角石(Manchuroceras)、斜内角石(Clitendoceras)等(图2-7~图2-10)。

图2-7 寒武纪叠层石遗迹

图2-8 角石动物化石遗迹

图2-9 原始鳞木化石(据彭中勤等,2010)

图2-10 古蕨类植物化石(据郝守刚等,1987)